寄来诗句清如水,思向山中拜老庞。
总为玄经生白发,久知丹诀出清江。
秋风茆屋芝三秀,春雨蓝田玉一双。
也欲论文重载酒,何时剪烛共西窗。
寄来诗句清如水,思向山中拜老庞。
总为玄经生白发,久知丹诀出清江。
秋风茆屋芝三秀,春雨蓝田玉一双。
也欲论文重载酒,何时剪烛共西窗。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写给他的朋友蓝山兄的一首赠答诗。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首句“寄来诗句清如水”,以清泉般的诗句比喻对方的文采,赞美其文字清新脱俗。次句“思向山中拜老庞”,借古人的典故,表达对朋友智慧的敬仰,如同向山中的隐者庞德公致敬。
第三句“总为玄经生白发”,表明诗人为了深研道家经典而耗费了青春,甚至因此生出了白发。这体现了他对学术的热爱和投入。第四句“久知丹诀出清江”,进一步强调了对道家修炼秘籍的追寻,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有关于道教修炼的共同兴趣。
第五、六句“秋风茆屋芝三秀,春雨蓝田玉一双”,通过描绘茅屋边秋风吹过灵芝生长的景象和春雨滋润蓝田产出美玉的画面,寓言他们的友谊如同自然界的奇观,珍贵且难得。
最后一句“也欲论文重载酒,何时剪烛共西窗”,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朋友共论文章,畅饮美酒,期待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两人剪烛西窗,共享学术与友情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七月十八日,潮头何壮哉。
平驱银海立,忽卷雪山来。
汹汹喷晴雪,殷殷动远雷。
千艘催簸荡,万弩屈喧豗。
笑缓枚生发,争先伍相才。
老人惊未睹,尊酒喜重开。
飞瀑庐山破,奔流砥柱摧。
乾坤此三绝,欲返重徘徊。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
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
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
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
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
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
莲社老僧随幻去,蓉城学士也难寻。
三毗尼地无生死,一刹那间有古今。
不向空王抛世法,却从初地寄乡心。
法堂总自巍峨在,还有茱萸探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