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必泛酒登华堂。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必泛酒登华堂。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秋日残菊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菊花虽瘦弱却坚韧的形象。"空山菊花瘦如棘",形象地写出菊花在荒凉山中的孤寂与清瘦,犹如荆棘般顽强。"倾倒满地枝三尺",则展示了菊花凋零的场景,即使零落,其枝叶仍有三尺之长,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
接下来,诗人通过"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描绘了恶劣环境对菊花的摧残,风雨交加,连杂草和青苔也显得零乱不堪,反衬出菊花的坚韧不屈。然而,即使身处困境,菊花依然保持清香,"人虽委弃渠自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品格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作结,借菊花的命运,寄寓了对仁人志士命运的感慨。他们如同这山中的菊花,虽然贫困而亡,但他们的精神和才华却得以流传后世,成为永恒的光芒。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人情怀。
霜风萧飒催寒早,篱菊开残渚莲老。
京华有客归故乡,弟兄怆别长安道。
天伦气义最相亲,官舍优游过十春。
只耽风雨连床好,其柰湖山入梦频。
囊中拂拭双龙剑,耿耿晴虹吐光焰。
当年俱自延津来,临别殷勤看不厌。
太阿精采如龙泉,暂时分去无深怜。
由来神物易变化,会合还思到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