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
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
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
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
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乱世中逃难,心怀山林泉水之美的作品。诗中的“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两句,展示了诗人避战乱的情景,“嵩岳”指的是嵩山,而“匡庐”则是古地名,这里暗示诗人逃难之艰辛。接着的“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表达了诗人在长期流离失所后,终于找到了暂时的安身之处,并且对这段时间有着深厚的眷恋。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则透露出诗人的性格,他并非如猿鸟般喜好群居,而是更喜欢山林泉水的声音,这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感。最后,“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显示了诗人在某个时刻,由于内心的激动而吟咏出诗句,这些诗句围绕着杉松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无尽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喧嚣与宁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动荡年代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昼夜雨不止,旬馀复旬馀。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处,出门但泥涂。
属时乏美酒,积闷无由除。
翻阅故箧中,偶得黄帝书。
维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驹。
五运今未测,飘骤将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瘉。
人有好与恶,造化无颇偏。
种谷匪种稗,稗实在谷先。
谓天不佑恶,细察似不然。
麟凤世罕识,蛇虎动百千。
泗水两师生,万古大圣贤。
瓢饮短命死,绝粮陈蔡间。
雍彻柄鲁政,脍肝延天年。
气运苟如此,周衰何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