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荆渚书怀》
《夏日荆渚书怀》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

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

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jīngzhǔshū怀huái
táng /

sōngyuèzhíluànkuānghuíbīng
zhōngpíngshízǎigōngqīng

yuánniǎoxìngdàn怀huáilínquánshēng
shísuìqíngxīngyínràoshānsōngxíng

注释
嵩岳:指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乱:战乱,指社会动荡不安。
匡庐:即庐山,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
阻兵:受兵阻,指因战事而受阻。
瓶锡:瓶指行脚僧携带的水瓶,锡指锡杖,象征僧人云游修行的生活。
十载:十年。
依:依靠,依赖。
公卿:古代对高官的统称,这里泛指权贵。
不那:无奈,无可奈何。
猿鸟性:像猿猴和飞鸟一样热爱自然的本性。
怀:怀念,思念。
林泉声:山林和泉水的声音,代指自然界的宁静美好。
何时:什么时候。
遂:实现,满足。
情兴:情感和兴趣,这里指向往自然生活的愿望。
吟绕:边吟诗边漫步。
杉松行:在杉树和松树间行走,代指在山林中漫步。
翻译
在嵩山遭遇战乱,回庐山又遇到兵阻。
半路停下携带的瓶和锡杖,十年间依靠权贵生活。
无奈于自己热爱自然的本性,常常怀念山林泉水的声音。
何时才能随心所欲,吟诗漫步在杉树松林之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乱世中逃难,心怀山林泉水之美的作品。诗中的“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两句,展示了诗人避战乱的情景,“嵩岳”指的是嵩山,而“匡庐”则是古地名,这里暗示诗人逃难之艰辛。接着的“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表达了诗人在长期流离失所后,终于找到了暂时的安身之处,并且对这段时间有着深厚的眷恋。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则透露出诗人的性格,他并非如猿鸟般喜好群居,而是更喜欢山林泉水的声音,这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感。最后,“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显示了诗人在某个时刻,由于内心的激动而吟咏出诗句,这些诗句围绕着杉松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无尽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喧嚣与宁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动荡年代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南窗偶书·其二

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

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0)

送章监丞守广信·其一

近世无佳郡,中朝有此公。

再三疑坏證,第一是贪风。

野雪深耕耒,春苔蚀缿筒。

龚黄只如此,为问玉山翁。

(0)

得祠·其二

石床散发洒松风,安用黄冠累此翁。

但喜太平今有象,渔樵亦在万几中。

(0)

读素问十六首·其一

昼夜雨不止,旬馀复旬馀。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处,出门但泥涂。

属时乏美酒,积闷无由除。

翻阅故箧中,偶得黄帝书。

维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驹。

五运今未测,飘骤将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瘉。

(0)

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其四

主人携妓我题诗,三十年如一瞬驰。

尚想泊船行马处,不殊冲雪探梅时。

相君已抱牺牛悔,京兆空馀鵩鸟悲。

谁会此怀同向秀,夜邻横玉起孤吹。

(0)

览古五首·其一

人有好与恶,造化无颇偏。

种谷匪种稗,稗实在谷先。

谓天不佑恶,细察似不然。

麟凤世罕识,蛇虎动百千。

泗水两师生,万古大圣贤。

瓢饮短命死,绝粮陈蔡间。

雍彻柄鲁政,脍肝延天年。

气运苟如此,周衰何足言。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