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
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
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伤的夜晚场景。开头两句“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西风凄厉,给人一种秋天的凉意,而皎洁的月亮则洒下清冷的光辉,为夜色增添了一抹淡雅之美。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好奇心态,同时也描绘出了一个优雅的女子形象,她可能是一个旅人,或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兰佩和芙蓉裳都是美丽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于审美的追求。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则转向了音乐与自然之声的结合,哀伤的琴音在静谧的夜晚回响,与深邃的山林交织成一幅画面。这里既有诗人的情感抒发,也有对夜景的描绘。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可爱之人的思念,以及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归宿,但又感到迷茫。
最后,“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则描绘出诗人饮酒至醉,视线模糊,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也变得淡然。拄颊,即手持酒杯,而歌沧浪,则是在醉意中对抗一切的豪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情善感、又不失豪迈的诗人形象。
晚溪飞出小桥斜,流水萦迂带落花。
生怕人来问时事,杖藜聊复过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