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临遥岸,馀光照客船。
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
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火炬临遥岸,馀光照客船。
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
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船上景象,通过精巧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火炬临遥岸,馀光照客船。” 开篇两句,以火炬的映照为背景,营造出一片明亮而又温暖的氛围。火炬被用来照亮远处的岸边,同时也投射在行驶的客船上,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暗示着时间和空间的延伸。
“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然界的细微之处。清澈的水中有鱼在觅食,而岸边的沙地因阳光的温暖而使得鹭立(一种鸟类)忘记了睡眠。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不禁感叹起生命中的种种往事。心中涌现出的思绪如同无法穷尽的河流,而诗人的内心则是在这个清晨到来之前缓缓地回味这些感概。
“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最后两句,则将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的休憩相结合。山泉的潺潺声流,就像是大自然故意为诗人送来的摇篮曲,这份宁静和谐伴随着诗人的枕边,成为了夜晚最美妙的背景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夜晚中与自然界对话的情景。这种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崎岖上层山,十里到巍顶。
天形露空阔,物态蓄深静。
群峰峙其旁,俨若挈裘领。
广野辟于下,谁为画庐井。
殿阁耸盛观,松桧富清景。
萧然古佛界,邈矣真仙境。
枯株吐芽蘖,晴云发祥庆。
尽手矜妙逸,诗毫事奔骋。
乘高纵閒目,幽意适遐迥。
班班见彷佛,历历可穷省。
兹山介两蜀,镇压犹巨屏。
南连三峨巅,北距双剑岭。
东西数万里,高下几千顷。
地产号充盈,天时与康靖。
民间丰岁乐,事外化日永。
揽辔一登临,兹焉聊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