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岂求馀,趺跏终日夕。
面壁寂无言,观空了不隔。
阶前莓苔深,户外蛛网积。
直至十年后,点头是顽石。
容膝岂求馀,趺跏终日夕。
面壁寂无言,观空了不隔。
阶前莓苔深,户外蛛网积。
直至十年后,点头是顽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静坐于蒲团之上,面对墙壁冥想的场景。首句“容膝岂求馀,趺跏终日夕”表达了僧人生活简朴,仅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不在乎物质上的富足。接着,“面壁寂无言,观空了不隔”则展现了僧人通过面壁静坐,达到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仿佛在空无一物的世界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最后,“阶前莓苔深,户外蛛网积。直至十年后,点头是顽石”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修行的漫长过程,直到十年后,这位僧人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同顽石一般不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道汝弁山住,弁山无汝踪。
念予托一钵,挥手谢诸峰。
小果聊遗爱,空花是旧逢。
乾坤大檀越,到处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