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常怀宋玉悲,岳云海树远离离。
春生太液鱼龙啸,月满空陂雁鹜饥。
先辈风流成李贺,同时歌咏附王维。
定知脱略能倾倒,竹仗从为汗漫期。
风雨常怀宋玉悲,岳云海树远离离。
春生太液鱼龙啸,月满空陂雁鹜饥。
先辈风流成李贺,同时歌咏附王维。
定知脱略能倾倒,竹仗从为汗漫期。
这首清代申涵光的《寄宋吏部玉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宋玉叔的深深怀念和对宋玉才情的赞赏。首句“风雨常怀宋玉悲”,以风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寓含着对宋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寓其人生际遇的坎坷。次句“岳云海树远离离”,通过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愁绪。
“春生太液鱼龙啸”描绘了春天池塘中鱼龙欢腾的场景,但诗人的心境却与之形成对比,暗示友人的才华如同鱼龙般被埋没。“月满空陂雁鹜饥”,则借月夜池边雁鹜的饥饿,寓言友人仕途的困顿和内心的孤寂。
“先辈风流成李贺,同时歌咏附王维”两句,将宋玉比作唐代诗人李贺,赞美他的才情独特,又提及同时代的王维,表达对宋玉与这些大家并肩的期待。最后,“定知脱略能倾倒,竹仗从为汗漫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坚信宋玉的才华终将展现,期待他能如竹杖般坚韧,以旷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这既是对他未来的祝愿,也是对他们友情的坚定承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才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宋玉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期盼。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明·高启】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iuneAfK8.html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
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
真境久寂寥,苍苔遁灵踪。
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
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
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
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