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搜藻思殊精鍊,细读蓬心稍豁开。
我窃高年惭绿竹,君持半偈试黄梅。
肯为唐季小家数,须做僧中大辨材。
吸尽鱼龙虾蟹子,不妨一蹴至如来。
冥搜藻思殊精鍊,细读蓬心稍豁开。
我窃高年惭绿竹,君持半偈试黄梅。
肯为唐季小家数,须做僧中大辨材。
吸尽鱼龙虾蟹子,不妨一蹴至如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其一)》。从词句来看,这是一首用以酬答友人的诗作。
“冥搜藻思殊精鍊”,这里的“冥”意指深远,“藻思”是文思,即文学创作,"殊精鍊"则意味着特别精致的锻炼。整句表达了对文学作品极高的要求和追求。
“细读蓬心稍豁开”,“细读”表现出诗人阅读时的细腻与认真,“蓬心”指的是杂乱的心思,而“稍豁开”则意味着通过这种阅读,内心得到了一定的解脱或是启发。
“我窃高年惭绿竹”,这里的“我窃”即“我私自”,"高年"可能暗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而“惭绿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作品的不满或是自谦之意。
“君持半偈试黄梅”,“君持”指的是对方所持有的,"半偈"即一句佛教禅语,“试黄梅”可能暗示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和尝试。
“肯为唐季小家数”,这里“肯为”表明愿意做某事,“唐季小家”可能指的是晚唐时期的一些文学流派或是个人风格,而“数”则意味着计算、记录或者是传承。
“须做僧中大辨材”,“须做”即必须要做的事,“僧中”意指佛教僧侣之中,“大辨材”则意味着高水平的辩论或是文学才华。
“吸尽鱼龙虾蟹子”,这里“吸尽”形容把所有的都吸收进来,而“鱼龙虾蟹子”则象征着各种各样的才能和知识。
“不妨一蹴至如来”,“不妨”即没有关系,“一蹴”意指一下子,“至如来”则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意指达到极高的精神状态或文学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诗作的回应,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心路历程。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