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从绳则正,薪受斧乃析。
轻重平以衡,长短度于尺。
规矩制方圆,绳墨司曲直。
浣布须赖灰,攻玉必资石。
金就砺方利,火被水斯熄。
凡物有相制,用之在人识。
木从绳则正,薪受斧乃析。
轻重平以衡,长短度于尺。
规矩制方圆,绳墨司曲直。
浣布须赖灰,攻玉必资石。
金就砺方利,火被水斯熄。
凡物有相制,用之在人识。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类比,阐述了“物有所制,用在人识”的哲理。诗人列举了木材需遵循绳墨才能成正直,薪柴需经斧头切割,布料需用灰水清洗,玉石需借助硬物雕琢,金属需磨砺方显锋利,火焰需水来熄灭等一系列事物的加工过程,强调了规则、工具和方法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诗人指出,所有这些外在条件都需由人来认知和运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