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的平静生活和心境。开篇“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表明诗人最近的日子里,只关注于吃饭而已,并且在树下关闭禅房的门,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
紧接着,“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夕阳照耀下的山峦带来一丝凉意,而诗人却对此感到安适;他的衣衫破旧,却也无动于衷,这种宁愿过简朴生活也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则描绘了一位老僧人的形象。他的胡须已经变白,却依然保持着头顶的光秃;而“青霭远还归”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向往,“青霭”指的是山中的清新的气息,诗人希望能够返回到那片纯净的自然中去。
最后,“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游历南岳的渴望,以及这种旅行对于心灵是一种休息和调养。这里的“经行”指的是长期的修行,而“息机”则意味着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泊。
贾生傅长沙,投书吊汨罗。
观其赋《鵩鸟》,未免悲轗轲。
少年盛锋锐,一跌遂消磨。
忧思铄精气,莫反鲁阳戈。
柳下昔三黜,直道原无颇。
厄穷而不悯,乃称圣之和。
绛灌岂谗佞,蒙此蔽贤呵。
空抱《治安策》,实辜圣明多。
悔不从园绮,采芝商山阿。
二月二十二,乘兴入幽栖。
霭霭浮元气,依依识故蹊。
方春平仲绿,终日子规啼。
路湿云初上,岩高日易低。
泉声喧暗竹,陂影堕时霓。
无异登元圃,何烦过虎溪。
正堪流野日,长爱觅分题。
斗酒弗为薄,山茶又更携。
游丝横惹树,去燕旋遗泥。
断石荒林外,千镫花塔西。
共知仙女丽,莫学阮郎迷。
一路经行处,清风独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