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逢寒食,行行云日迷。
林花相映发,只似武陵溪。
远水清烟并,高杨黄鸟啼。
年年对芳草,古意满城西。
湖上逢寒食,行行云日迷。
林花相映发,只似武陵溪。
远水清烟并,高杨黄鸟啼。
年年对芳草,古意满城西。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在湖畔所见的春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
首句“湖上逢寒食”,点明地点和时节,寒食节是春季的传统节日,人们常在此时祭扫祖先,寄托哀思。接着“行行云日迷”一句,以云遮日的景象隐喻内心的迷茫与感伤,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林花相映发,只似武陵溪”两句,通过将眼前的景色与传说中的桃花源——武陵溪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武陵溪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虚构之地,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桃源。
“远水清烟并,高杨黄鸟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远处的水面与轻烟交织在一起,高大的杨树上传来黄莺的啼鸣。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年年对芳草,古意满城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芳草年年绿,但人事已非,城西的古意(可能指历史遗迹或古风)则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对过往怀有深深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湖畔的春景,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诗意与哲理意味。
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
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
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
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
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
把君吟卷,羡群贤歌咏,太平寰宇。
不但流连花月事,空说酒家渔户。
鹿柴诗成,辋川图就,大得王裴趣。
譬于甘旨,五侯鲭味同煮。吾亦千里怀人。
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
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
貂续篇多,蛇添调积,未免宾喧主。
烦为绳削,合于秦柳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