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
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
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
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
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
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
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
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
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
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
这首《水龙吟·惠山酌泉》是清代词人王鹏运的作品,描绘了惠山之畔品茗赏泉的雅致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黛眉不点吴娃”,以女子之眉喻山峰之黛色,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青翠与秀美。“淩波独秀空烟际”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云雾缭绕、独树一帜的景象。接下来,“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几句,通过霜染的疏林、苔藓覆盖的小径和装饰华丽的厅堂,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景。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则是对泉水的生动描绘,泉水跳跃如珍珠,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玉石般清越,石头上的青苔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这一系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氛围。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闲愁逐,轻鸥起”表达了词人独自倚栏杆,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却涌起淡淡的忧愁,仿佛与古人对话,让思绪随轻盈的鸥鸟飘散。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思。
最后,“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描绘了词人在竹炉旁煮茶,聆听松涛与筝琶声,面对孤独的内心世界,与自然对话,享受着斜阳下的宁静与美好。词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水龙吟·惠山酌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蕴含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