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若隔世,握手惊瘦颜。
问我乱时苦,晷短难尽言。
幸不冻饿死,埋弃同草菅。
但愧权力微,末由救沈渊。
迩来海祅净,元气渐回旋。
虽尚依人居,耄稚差告安。
今年走京洛,挟策徒蹒跚。
归途过君里,且践平生欢。
雨旸变晨夕,晴晦迭流迁。
此身各如寄,一笑愁且蠲。
相见若隔世,握手惊瘦颜。
问我乱时苦,晷短难尽言。
幸不冻饿死,埋弃同草菅。
但愧权力微,末由救沈渊。
迩来海祅净,元气渐回旋。
虽尚依人居,耄稚差告安。
今年走京洛,挟策徒蹒跚。
归途过君里,且践平生欢。
雨旸变晨夕,晴晦迭流迁。
此身各如寄,一笑愁且蠲。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过刘山人泳之二章(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山人的重逢情景,以及对乱世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相见若隔世,握手惊瘦颜”描绘了两人久别重逢的场景,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初次相握时,对方的面容显得消瘦,流露出岁月的痕迹。接下来,“问我乱时苦,晷短难尽言”,表达了诗人询问友人在乱世中的艰辛,时间紧迫,难以详述。这反映了乱世中人们生活的不易和复杂。
“幸不冻饿死,埋弃同草菅”一句,诗人庆幸友人没有在乱世中遭受冻饿之苦,被遗弃如同草芥,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接着,“但愧权力微,末由救沈渊”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力量有限的自责,无法拯救陷入困境的人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迩来海祅净,元气渐回旋”转而表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暗示乱世逐渐平息,元气开始恢复。尽管“虽尚依人居,耄稚差告安”,生活仍然依赖他人,但老幼得以相对安宁。
最后,“今年走京洛,挟策徒蹒跚”描述了诗人今年奔波于京城洛阳的情景,虽然带着书卷,却步履蹒跚,充满了辛劳和艰难。而“归途过君里,且践平生欢”则表达了诗人回到友人所在地,重温往日欢聚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乱世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
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
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
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
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
叶砌层阶,霜欺馀菊,去雁应相怨。
玉漏频传,晶帘时曳,烟结香篝如霰。
今宵对、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空山流水,悄无言、领略美人幽意。
一片聪明冰雪净,吹到芳香满纸。
倩月摹神,裁云作稿,唤得灵韵起。
风生袖里,感君珍重缄寄。
遥想雅抱孤负,清芬难闷,终作骚人佩。
眉月初三新有样,笔蘸春山浓翠。
兰韵偏清,蕙心是素,永结双头蕊。
怜卿南郡,玉台佳话同纪。
记得追凉风拂鬓,曲池细漾明流。
围香画阁似扁舟。露依红万柄,清韵到茶瓯。
掩映铢衣纨扇小,窥人新月如钩。
碧山烟暝雨初收。妒罗云影薄,空外一痕秋。
西蜀多奇种。最难寻,香槽文蜕,刻龙雕凤。
当日骊宫方奏罢,深谢君王爱宠。
止消得,玉奴亲捧。
何满一声人似醉,任鲛珠、万斛如潮涌。
零落恨,更谁共。升平歌舞知何用。
尽春秋、湖山草草,乱流轻送。
几度沧桑曾历遍,剩有一身珍重。
问谁解,轻撚慢拢。
但使樊裬今尚在,托鸳弦,话尽兴亡梦。
空鸣咽,泪花冻。
黯金猊冷后,爇香愿,剩凄迷。
甚心字氤氲,都如带眼,息息偷移。
单栖,冻禽未觉,恨无端、清磬返魂时。
一寸相思灰尽,销凝待与谁知。
天涯,长自误佳期,愁负最高枝。
看恼人天气,轻寒轻暖,也自成痴。
催归,梦边杜宇,算好春、将去莫须啼。
惆怅芳菲隔眼,嫩寒偏入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