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松画,通过对古松形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生命力的深刻感悟。开篇即点明天下能画古松者寥寥,而毕宏、韦偃等人已是年迈,暗示时代更替与个人功力之难以为继。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句通过对画笔运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松图中那种生动、自然的美感赞叹。这里的“绝笔”指的是技艺高超到极致,而“长风起纤末”则是形容笔触之轻盈,与画面上的古松气息相呼应,显得格外神韵。
接下来的几句:“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则是对古松外形的细致刻画。这里的“两株”指的是画中有两棵古松,而“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古松的苍老与坚韧,通过对比“白摧朽骨龙虎死”,更是将古松的生命力与其他生物的消逝形成鲜明对照。
中间部分“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一方面描绘了天气变化带来的氛围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胡僧”这一形象,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
紧接着,“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则是对画中人物形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观察。
最后几句“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命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担忧与希望。这一部分语言简洁有力,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古松画这一传统美学的尊重与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是传递了一种关于生命、自然和艺术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
仙人手把金芙蓉,邀我上陟莲花峰。
两眼注入沧溟中,浮云遮断扶桑宫。
白日西飞恐成晚,驾天五色横长虹。
凤凰仪羽备珍彩,欲集不集无梧桐。
冥冥杳杳脱罗网,亦有数点南飞鸿。
怒鲸崔嵬鼓鳞鬣,浪中琐屑多沙虫。
从今唤起人中龙,披虎豹,谒九重。舞干羽,息武功。
泰和世上皆春风,是时勒石留鼎钟。
左招黄绮右赤松,长歌归去来山中。
长歌归去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