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江令头空白,远道金山泪暗垂。
关月自低霜自落,尊前莫唱鹧鸪词。
归来江令头空白,远道金山泪暗垂。
关月自低霜自落,尊前莫唱鹧鸪词。
这首诗《感事(其二)》由元代诗人王中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归来江令头空白”,以“空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归家后内心的空虚与茫然,仿佛江面的波澜不惊映照出他内心的平静与失落,暗示着他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孤独。
次句“远道金山泪暗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金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难以忘怀的记忆或经历,而“泪暗垂”则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回忆过往时内心涌动的悲伤与不舍,泪水在暗处悄悄滑落,既表现了情感的深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不可逆转。
第三句“关月自低霜自落”,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关月自低”意味着月亮在关外缓缓落下,似乎在为远方的旅人指引方向,又似乎在默默陪伴着他们的孤独;“霜自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霜花在夜深人静时悄然降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尊前莫唱鹧鸪词”,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在酒宴的氛围中,面对即将离散的朋友,主人公劝告大家不要唱起鹧鸪的哀歌,鹧鸪的叫声常被视为离别与哀愁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们能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被离别的忧伤所笼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
梅子生仁,柳绵著水,翠阴淰淰遮墙。
新裁綵袖,爱趁日初长。
立马都亭送客,鞭丝飐、帽影低飏。
凝情处,暮云堆碧,妒尔作轻装。霞觞。
归捧候,黛添艾叶,红入榴房。
有江鲈篱笋,足膳高堂。
路次毗陵水驿,应相见、阳羡山光。
凭君说,倚阑游子,脉脉只思乡。
半里春田,渐踏到、蘼芜丛里。
疏篱外、红桥画板,卧于烟水。
柳线飘时寒食近,梨云冻处东风起。
把满栏、紫艳嗅移时,忻然喜。颖士仆,康成婢。
营小筑,饶名理。有玉山彩翠,光浮髹几。
斗草心情忙似蝶,筑毬士女多于蚁。
算春来、何限断肠天,无踰此。
席帽炎途,长征事与心违。
歇马溪桥,拍波水鸟斜飞。
林皋幽邈,凉如雨、乱点人衣。
曲潭脩坂,新荷短芰成围。
白板双扉,茶烟轻飏渔矶。
小店雏莺,江南景未全非。
被他重唤,扬州梦、往事依稀。
蜀冈凝黛,迢迢送我难归。
十载江南蓟北,萍踪不定,虚送韶光。
相对春灯,夜话往事难忘。
柳丝摇、风翻翠袖,花影乱、日晃明珰。
总堪伤,吴宫宋苑,燕垒空梁。
痴狂,若耶溪畔,几番密意,都付荒唐。
书剑飘零,敝裘寥落少年场。
拟重寻、梦中蛱蝶,休追忆、湖上鸳鸯。
向闲堂,深松残雪,钟漏微茫。
清容怎写。似板桥十里,月明林下。
醉眼迷离,瘦干横斜,梦回不辨真假。
玲珑竹外传香澹,浑讶道、美人来也。
破玉颜、缟袂临窗,莫是文君新寡。
惆怅逋仙老去,动江南诗兴,形影牵惹。
一树池边,一剪灯前,一样断肠深夜。
哀丝不怨毛延寿,怨出格、风流难画。
待春来、积雪消时,只恐和伊皱都化。
离垢仙人境。认依稀、素衣缟袂,缤纷交映。
十二玉楼春正好,万点轻琼相并。
又离合、神光不定。
雪溅烟霏香露滴,笑世间、桃李成蹊径。
春睡起,晓妆靓。明珠翠羽朝临镜。
韵憨憨、疏花隐叶,柔枝出梗。
冷游情怀娇态度,不奈迟迟昼永。
更不奈、雨多风猛。
碧水红栏幽艳处,问个中、风味何人领。
请看取,画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