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里春田,渐踏到、蘼芜丛里。
疏篱外、红桥画板,卧于烟水。
柳线飘时寒食近,梨云冻处东风起。
把满栏、紫艳嗅移时,忻然喜。颖士仆,康成婢。
营小筑,饶名理。有玉山彩翠,光浮髹几。
斗草心情忙似蝶,筑毬士女多于蚁。
算春来、何限断肠天,无踰此。
半里春田,渐踏到、蘼芜丛里。
疏篱外、红桥画板,卧于烟水。
柳线飘时寒食近,梨云冻处东风起。
把满栏、紫艳嗅移时,忻然喜。颖士仆,康成婢。
营小筑,饶名理。有玉山彩翠,光浮髹几。
斗草心情忙似蝶,筑毬士女多于蚁。
算春来、何限断肠天,无踰此。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春天田野的生机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的和谐共融。
首句“半里春田”,开篇即点明地点,以“半里”二字勾勒出春日田野的广阔与生机。接着“渐踏到、蘼芜丛里”,诗人步入蘼芜丛中,以“渐”字表现出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疏篱外、红桥画板,卧于烟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远处是疏落的篱笆,红桥与画板相映成趣,静卧在烟波浩渺之中。这里运用了“卧”字,赋予景物以生命感,仿佛它们都在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柳线飘时寒食近,梨云冻处东风起”,春风吹动柳丝,预示着清明将至;梨花如云,被微风轻轻拂动,春意盎然。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把满栏、紫艳嗅移时,忻然喜”,诗人沉浸在紫艳的花海中,细细品味,心中充满了喜悦。这里的“移时”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态。
接下来,“颖士仆,康成婢。营小筑,饶名理”,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名字,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建造一个充满智慧与理性的居所。
“有玉山彩翠,光浮髹几”,玉山之上的翠色与光亮在漆器上闪烁,这一细节描绘了精致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斗草心情忙似蝶,筑毬士女多于蚁”,斗草游戏与筑毬活动,展现了人们在春天的欢愉与活力,如同蝴蝶般忙碌却充满乐趣。
最后,“算春来、何限断肠天,无踰此”,总结了春天的美好与无限可能,表达了对当前时光的珍惜与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复制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飞飞画楫绕花洲,霁雨浮花出岸流。
谁广金明为水战,自来银汉有霓舟。
行从使节春尤盛,住买吴山老未由。
人迟归轩香接路,一分新月管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