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容怎写。似板桥十里,月明林下。
醉眼迷离,瘦干横斜,梦回不辨真假。
玲珑竹外传香澹,浑讶道、美人来也。
破玉颜、缟袂临窗,莫是文君新寡。
惆怅逋仙老去,动江南诗兴,形影牵惹。
一树池边,一剪灯前,一样断肠深夜。
哀丝不怨毛延寿,怨出格、风流难画。
待春来、积雪消时,只恐和伊皱都化。
清容怎写。似板桥十里,月明林下。
醉眼迷离,瘦干横斜,梦回不辨真假。
玲珑竹外传香澹,浑讶道、美人来也。
破玉颜、缟袂临窗,莫是文君新寡。
惆怅逋仙老去,动江南诗兴,形影牵惹。
一树池边,一剪灯前,一样断肠深夜。
哀丝不怨毛延寿,怨出格、风流难画。
待春来、积雪消时,只恐和伊皱都化。
此诗《疏影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竹林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情。
首句“清容怎写”,以疑问开篇,引人入胜。接下来,“似板桥十里,月明林下”描绘了月光洒在竹林之上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片银白的世界中。接着,“醉眼迷离,瘦干横斜,梦回不辨真假”则通过醉眼所见的朦胧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恍惚与迷离,同时也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
“玲珑竹外传香淡,浑讶道、美人来也”一句,将竹林的清香与美人的形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美好的氛围。而“破玉颜、缟袂临窗,莫是文君新寡”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女子的形象与文君(卓文君)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女子孤独与哀愁的同情。
“惆怅逋仙老去,动江南诗兴,形影牵惹”则抒发了对已逝文人(逋仙,可能指陶渊明或苏轼等)的怀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江南诗意的激荡。接下来,“一树池边,一剪灯前,一样断肠深夜”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哀愁。
最后,“哀丝不怨毛延寿,怨出格、风流难画”一句,借用了毛延寿的故事,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深刻理解。而“待春来、积雪消时,只恐和伊皱都化”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深情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与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鸡鸣发馀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