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永冈归吴住白马寺》
《送僧永冈归吴住白马寺》全文
明 / 吴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石缝梅泉一缕清,早年依此学无生。

紫藤垂坞人閒步,白马驮经寺得名。

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

山中试茗何时好,拟借禅房折脚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返回吴地,入住白马寺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边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修行的专注。

首联“石缝梅泉一缕清,早年依此学无生”,以“石缝梅泉”之景开篇,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清幽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僧人追求“无生”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无生”并非指生命的终结,而是佛教中追求的超越生死轮回的精神境界。

颔联“紫藤垂坞人閒步,白马驮经寺得名”,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紫藤花垂挂于山坞之间,行人悠闲漫步,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而“白马驮经”则不仅点出了寺庙的历史渊源,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颈联“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转而描写僧人的日常生活。在法会上,僧人手持棕拂,简朴而专注地进行修行;而在前往官河的路上,他轻举木杯,似乎在品味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这两句通过细节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质朴与深沉。

尾联“山中试茗何时好,拟借禅房折脚铛”,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禅房的想象。在山中品茗,是何等的闲适与自在,诗人甚至想要借用禅房中的器具,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与禅宗精神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吴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瓶山先生廉察广西作五岭行奉赠

五岭嵚崎亘天起,梧桂雄蟠几千里。

近闻黄雉阻越裳,行遣楼船下漓水。

天子念彼西南隅,临轩授节胡大夫。

清秋月晓照旌棨,绣衣回光紫绶纡。

大夫欣然才且杰,勋名廿年振藩臬。

粤南此日更褰帷,坐使皇威通绝徼。

百蛮万里并同风,谱作歌传乐府中。

会看旬宣续周雅,汉庭空说伏波功。

(0)

寄题前汤庵

空林回夕照,清梵尚依微。

野鹭窥僧钵,天花缀佛衣。

经翻长日过,锡伴暮云归。

欲托门人宿,因观静者几。

(0)

送黄三峰佥宪山东

羡尔独怀奇,为郎已后时。

欲观沧海日,不恋白云司。

绣斧承秋令,丹书属夜思。

寄车应问俗,更访峄山碑。

(0)

途中送春寄诸弟

客行愁节换,况复是春归。

樯燕如相讯,汀花亦尽飞。

问程犹故国,千里更迟迟。

遥忆高堂燕,重嗟定省违。

(0)

春日閒居三首·其二

习静因成癖,春来常闭关。

山人留药去,稚子借书还。

读传希高士,攻辞愧小山。

犹牵青琐梦,供奉紫宸班。

(0)

凤台怀古用李太白韵二首·其二

凤鸟不来人自游,古台高俯白云流。

铜驰讵卧三吴陌,石马宁嘶六代丘。

岸帻他乡怜短鬓,拂衣吾兴欲沧洲。

从谁共倒长江水,为洗英雄旧日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