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缘诗瘦,腰存尚几围。
空囊还药里,细雨问秋衣。
委巷余衰草,何人到叩扉。
维摩元示病,知汝悟禅机。
傲骨缘诗瘦,腰存尚几围。
空囊还药里,细雨问秋衣。
委巷余衰草,何人到叩扉。
维摩元示病,知汝悟禅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因病而陷入困境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坚韧。首句“傲骨缘诗瘦”,以“傲骨”形容诗人因创作而消瘦,既体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暗示了生活的清贫与艰苦。接着,“腰存尚几围”一句,通过具体的体态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之苦。
“空囊还药里,细雨问秋衣。”这两句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的生活状态:囊中空空,只能将药物存放其中;细雨连绵,秋衣湿冷,生活条件之简陋可见一斑。这里不仅表现了物质上的匮乏,也暗含了精神上的孤独与挣扎。
“委巷余衰草,何人到叩扉。”委巷,即狭窄的小巷,衰草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环境的萧瑟,这一景象与前文形成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处境。而“何人到叩扉”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理解、关心的心声,凸显了其在困境中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维摩元示病,知汝悟禅机。”引用了佛教典故,维摩诘居士示现疾病,以此来度化众生。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个故事,表达自己虽身陷病痛,但内心已有所觉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寄希望于友人能理解自己的心境,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心灵慰藉的渴望。
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
三日公不出,其民蹙然愁。
一闻车马音,从者如云浮。
吾问郓之人,无乃失业不。
云惟安其业,然后乐其休。
乐郊何所有,胡不考公诗。
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夷。
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俯仰迷上下,朱栏映清池。
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其馀虽琐屑,处置各有宜。
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
当时偶然迹,来者因不废。
郓非公久留,公去民孰赖。
此亭公所登,此树公所憩。
俾民百年思,岂取一日醉。
楚天风雪犯征裘,误拂京尘事远游。
谢墅人归应作咏,灞陵岸远尚回头。
云含江树看迷所,目逐归鸿送不休。
欲借高楼望西北,亦应西北有高楼。
闰后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
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少年自与芳菲竞,莫笑衰翁拥弊袍。
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
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
网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
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
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
履遍巉岩风露冷,水面怒涛惊跃。
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
横江东下,问予赤壁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