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诗人将山茶花置于东溪居士的家中,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好携樽酒款携茶"表达了诗人对品茗饮酒、欣赏山茶花的闲适生活情趣。后两句想象山茶花如此之美,连玉皇都想将其带回天庭,然而诗人担心这样一来,人间尤其是筠阳(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就失去了这珍贵的花卉,流露出诗人对山茶花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
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风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㽬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
他时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红莲。
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
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