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
《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全文
唐 / 秦系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

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

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

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

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

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

(0)
翻译
诗人寓居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悠闲地与海鸥相伴。
整年都赤脚行走,头发蓬乱,不拘小节。
披着月光乘着渔船,顶着寒风穿着鹿皮衣。
我已很少参与尘世纷争,常常因辞官而滞留。
平生积累的书籍堆积如山,只向往清风明月的生活。
手持藜杖,步履蹒跚,却欣赏着月下的银钩。
我的行为和巢父、许由一样避世,才能却不及管仲、乐毅那样的贤能之士。
我向来体弱多病,并非对王侯有傲气。
注释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
闲闲:悠闲自在。
裸足:赤脚。
蓬头:形容头发散乱。
鹿裘:鹿皮做的衣服。
挂冠:辞官。
素业:平生的学问或事业。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藜杖:藜草做的拐杖。
银钩:月牙状的弯月。
巢由: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
管乐:管仲和乐毅,均为古代名臣。
傲王侯:对权贵无礼或轻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融入和对世俗的超然。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这里借“烟霞”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闲闲逐狎鸥”则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这两句通过对隐逸者衣着和发型的描述,展示了他们远离世俗礼仪的自由生活。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诗人在月光下乘船,与大自然亲密相触,同时也描绘了一种准备过冬的景象,表现出隐逸者与自然共存的情形。

“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已经淡然,不再为名利所累,但又不得不偶尔回到尘世中去。

“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学问渊博,同时也强调了他追求精神上的洁净和宁静。

“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这些生动的画面描绘出隐逸者在山中的日常活动,如同孩子般纯真无邪。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诗人通过自谦自己的才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满足和欣赏。

“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这两句则揭示出诗人的真实心境,或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选择了退隐山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秦系
朝代:唐

秦系[唐]约唐玄宗开元八年至宪宗元和五年间在世(即约公元七二o午至八一o年间在世)字公绪,越州会稽人。年八十余岁。系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韶州秩满至清源道中闻子庠侄磻俱登第又题客邸

道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0)

湖上次韵

湖边旧好即潘杨,惜不同舟舣岸傍。

竹叶肯陪三揖醉,荷花分受一襟凉。

雪壶色净冰心爽,金缕歌停玉骨香。

客散楼台收晚照,独看西子学吴妆。

(0)

雪窗惠海棠

驱奴分送海棠花,袅娜枝头剪碎霞。

插向铜壶当爱惜,且留春色在吾家。

(0)

本农

奢竞苦不息,生民只有冤。

谁搜元化窟,凿断丽华根。

使绝侵夺苦,著为明圣恩。

何烦重师古,即此是羲轩。

(0)

玉台体·其二

主人流落委荒坟,燕子还来坏戟门。

惟有桃花古时月,端端正正照啼痕。

(0)

咏苔梅

老龙全身著艾蒳,不耐久蛰潜拿空。

爪头拨动阳春信,香在霜痕雪点中。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