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道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道路上已是三月时节,山川依旧如往年。诗人通过“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画面,其中“绣花”指的是随风飘落的花瓣,“刺水”则是水边的青草。接下来的“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有了一定的安顿,以及对子女成长的喜悦。
最后两句“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清贫生活有一种超然的领悟和享受,能够在平淡中找到乐趣,不再为世俗的烦恼所扰。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