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盖曾传入洛阳,石文天册更荒唐。
金椎有日沉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
已见楼船来蜀国,岂容帝座设南方。
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
青盖曾传入洛阳,石文天册更荒唐。
金椎有日沉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
已见楼船来蜀国,岂容帝座设南方。
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
这首清代诗人徐夔的《江东》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青盖曾传入洛阳”暗指东吴孙权的龙舟曾抵达洛阳,显示出昔日繁华;“石文天册更荒唐”则借石刻记载的历史纷乱,暗示现实的无常。
接下来,“金椎有日沉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两句,通过“金椎”和“木柿”的象征,寓言孙权的霸业如同沉入江底的金椎,难以再现,而“建康”(南京)作为东吴都城,也暗示了昔日辉煌不再。“已见楼船来蜀国”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轮回,东吴的楼船如今出现在蜀地,暗示江山易主。
尾联“岂容帝座设南方”直指现实,表达对南方政权的质疑与担忧,暗示江东世家的衰落。“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则是对家族和个人命运的哀叹,借用《汉书·平原君传》中平原君著《辨亡论》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个人无可奈何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依托,寓言深沉,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
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
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
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
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
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
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瓮罂。
鸡豕头骈阗,胁息惊吞声。
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
据险恶氛聚,血牙馀种狞。
原岭迤巢穴,习斗惟轻生。
掷首视为戏,揭竿谁敢撄。
父老谓曩日,草窃恣横行。
郡将出奇计,一剿诸峒平。
老熊痛已定,悍虎谋方兴。
若非急讨捕,终难保桑耕。
官兵驻大曷,警报驰飞星。
探旗逼军旅,登城罗义丁。
菱角隐阨塞,松明通晓更。
山前号令肃,铃阁筹算精。
疋马熟往来,老稚倚以宁。
溪潜鳞且遁,林散翼亦惊。
顾予久放逐,逢此增伶俜。
夜寝不忍睫,朝餐何所营。
无垢画火攻,坐令妖祲清。
孰谓毛锥钝,不逮蝥旗登。
《避寇》【宋·刘黻】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瓮罂。鸡豕头骈阗,胁息惊吞声。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据险恶氛聚,血牙馀种狞。原岭迤巢穴,习斗惟轻生。掷首视为戏,揭竿谁敢撄。父老谓曩日,草窃恣横行。郡将出奇计,一剿诸峒平。老熊痛已定,悍虎谋方兴。若非急讨捕,终难保桑耕。官兵驻大曷,警报驰飞星。探旗逼军旅,登城罗义丁。菱角隐阨塞,松明通晓更。山前号令肃,铃阁筹算精。疋马熟往来,老稚倚以宁。溪潜鳞且遁,林散翼亦惊。顾予久放逐,逢此增伶俜。夜寝不忍睫,朝餐何所营。无垢画火攻,坐令妖祲清。孰谓毛锥钝,不逮蝥旗登。
https://shici.929r.com/shici/KrSS1zm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