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光炽盛相巍巍,妙手如何彩绘伊。
休问僧繇吴道士,志公佗日不能知。
身光炽盛相巍巍,妙手如何彩绘伊。
休问僧繇吴道士,志公佗日不能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姿光辉、形象威严的僧人或高僧,他的风采如同艺术大师的手笔般绚烂夺目。诗人以"妙手如何彩绘伊"来赞美这位僧人的风采,暗示他的内在精神犹如画师精心绘制的杰作,生动而引人注目。
接下来,诗人提到"休问僧繇吴道士",这里借用了中国古代两位著名的画家——僧繇和吴道子,暗示眼前的僧人具有超越世俗艺术的非凡魅力,即使是这两位传奇人物也无法完全描绘其风采。最后,诗人以"志公佗日不能知"收尾,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的神秘与超凡,连志公这样的佛教高僧在将来也无法完全理解他的深邃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僧人的形象和风采,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超凡人格的崇敬和对佛法无边的敬畏之情,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畿辅连岁涝,渴望兹麦秋。
即今又虑旱,展转增予忧。
负汲子坠井,其疚可弗求。
岁凶民道饿,所致必有由。
普赈已加月,五分灾并赒。
近城分设厂,煮粥资贫流。
麦登未可知,养给其安投。
复命展赈期,五月末始收。
无德致休徵,那更靳持筹。
嗟我乏食民,徒跣惭垂旒。
人事惟补苴,奚若天恩周。
颙祈雨麦田,庶当少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