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二》
《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

(0)
翻译
山林中的湿气和雾气让人难以忍受,回到中原后喝到的茶也变得甘甜。
即使命运使然不得不返回北方,无心之人却在南方找到笑料。
习惯了蛮地的方言,甚至怀疑那是粗鲁的语言,身体的疾病伴随着山岭的雾岚。
幸好有祖师传授的清净之水,能洗尽尘埃,让我清爽无比。
注释
山林:指偏远的山区。
瘴雾: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湿热、有毒的雾气。
中原:古代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代指内地。
甘:甘甜。
有命:命运使然。
怜:同情。
终反北:最终被迫返回北方。
无心:无意,不介意。
蛮音:指非中原地区的方言。
伧语:粗俗或不文雅的语言。
脾病:可能指消化系统疾病。
岭岚:山岭上的雾岚。
赖有:幸亏有。
清净水:比喻净化心灵的智慧或佛法。
落毵毵:形容灰尘纷纷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

“山林瘴雾老难堪”表现了诗人面对险恶山岭、浓重瘴气时的心境,虽然环境艰苦,但却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坚韧。紧接着“归去中原茶亦甘”则透露出一种归乡后的满足与喜悦,即便是平常的茶水,也因归乡之情而变得甜美。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似乎在说尽管有人生来就注定要走向艰难的北方,但自己却无意中被生活带往繁华但不属于自己的南方,这种无奈中带有一丝自嘲。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则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受,以及由于长期居住而不得不适应的地方语言和饮食,这种文化上的隔阂与身体上的不适共同构成了他内心的苦恼。

最后,“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和心灵澄清的渴望。这里的“祖师清净水”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依靠,这水能够洗涤尘世的污秽,使得内心变得清明透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灌阳怀古

灌阳翳颓城,清湍夹荒廛。

居民数十家,烟火何萧然。

停骖问民俗,共言苦输边。

捶扑无完肤,逋租动累千。

忆昔吾远祖,所至人共怜。

曾来守是邦,烦苛随时蠲。

既除威茂运,且息官贷钱。

惠爱民不忘,姓字人能传。

兹来访遗迹,荏苒三百年。

仰探抚字心,皓雪凝山颠。

(0)

代秋胡歌诗·其七

徘徊钟山。息驾于层城。徘徊钟山。息驾于层城。

上荫华盖。下采若英。受道王母。遂升紫庭。

逍遥天衢。千载长生。歌以言之。徘徊于层城。

(0)

时人为王君公语

避世墙东。王君公。

(0)

时人为贡举语

古人欲达勤诵经。今民图官勉治生。

(0)

章帝引谚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0)

时人为郭况语

洛阳多钱。郭氏万千。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