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龙阙晚,九陌杂香尘。
方外无他事,僧中有近臣。
青门玉露滴,紫阁锦霞新。
莫话三峰去,浇风正荡淳。
苍苍龙阙晚,九陌杂香尘。
方外无他事,僧中有近臣。
青门玉露滴,紫阁锦霞新。
莫话三峰去,浇风正荡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名为《寄栖白大师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中的某位高僧的敬重之情。
"苍苍龙阙晚,九陌杂香尘。" 这两句以龙阙(即长安城外的一处宫殿)为背景,描绘出一个傍晚时分,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芬芳,给人一种既远离尘嚣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方外无他事,僧中有近臣。"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于世俗之事不感兴趣,而是对僧中的某位尊者怀有一种亲近之情。这里的“近臣”并非指朝廷中的官员,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亲密。
"青门玉露滴,紫阁锦霞新。"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表现出的清净与高洁之感。“青门”、“紫阁”都是古代宫观的名称,而“玉露”和“锦霞”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
"莫话三峰去,浇风正荡淳。" 最后两句则是在提醒读者不要过多言谈那些遥远而神秘的事物(如“三峰”),因为此时此刻,清凉的风已经吹拂过来,带走了世间的喧嚣,让心灵得到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晚景、自然美景以及精神寄托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高洁情操的向往。同时,这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感情。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