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僧见寄三首·其三》
《和僧见寄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闻说冥心处,岩栖知几层。

磬随夕籁断,香带秋岚凝。

寂寂松窗下,孤灯照一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僧舍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修行之所的幽静与庄严。

首句“闻说冥心处”,点明了地点——一个让人心灵得以沉静的地方。接着,“岩栖知几层”以问句形式,暗示了此处环境的险峻与隐秘,岩洞深处,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修行的高深境界。

“磬随夕籁断”一句,描绘了傍晚时分,随着风声渐息,寺庙中的木鱼声也逐渐停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夕籁”指的是傍晚的风声,与“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和环境的静谧。

“香带秋岚凝”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美。秋天的山岚中,香烟缭绕,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增添了禅意,也体现了僧人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最后,“寂寂松窗下,孤灯照一僧”两句,将画面聚焦于松树下的窗户和孤独的灯光上。这不仅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更通过“寂寂”和“孤灯”强调了僧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静谧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敬仰。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其三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

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0)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其三

手种江梅五百窠,小窠开早更花多。

就中一树尤清绝,恼杀先生看杀它。

(0)

拟归院柳边迷诗

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院深归有处,柳暗迹都迷。

紫陌春无际,青丝舞正齐。

风烟忘近远,楼阁问高低。

残雪莺声外,斜阳凤掖西。

少陵花底路,物物献诗题。

(0)

题谢昌国桂山堂

艮斋引袖出明光,归卧西江一草堂。

种满山中浑是桂,怪来月窟更无香。

九秋金粟供朝饭,三径黄花并夕粮。

履上星辰冠上豸,一时脱却濯沧浪。

(0)

题吴江三高堂·其二张季鹰

京洛缁尘点素衣,秋风日夕唤人归。

鲈鱼不解疏张翰,羊酪偏能留陆机。

二晋兴亡几春草,三吴人物尚渔矶。

空令千古华亭鹤,犹为诸贤说是非。

(0)

跋萧彦毓梅坡诗集

西昌有客学南昌,衣钵真传快阁旁。

坡底诗人梅底醉,花为句子蕊为章。

想渠蹋月枝枝瘦,赠我盈编字字香。

若画江西后宗派,不愁禽贼不禽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