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太守朝望登毗卢阁》
《和孙太守朝望登毗卢阁》全文
明 / 徐问   形式: 古风

与客登层台,钩帘看幽壑。

秋色动远林,千厓自空廓。

俯视清川流,或见沙鸟落。

凉飙拂襟袂,閒云浮飞阁。

积案苦相仍,对此聊自乐。

吴山亦佳丽,登临忽疑昨。

书台藤藓荒,伊人久云邈。

馀香有丛桂,三嗅风前萼。

勖哉千古心,勿俾利名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台上观赏幽谷景色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首句“与客登层台,钩帘看幽壑”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空间,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秋色动远林,千厓自空廓”两句,诗人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树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群山在远处显得更加辽阔,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随后,“俯视清川流,或见沙鸟落”则进一步展示了山下的河流与偶尔停歇的沙鸟,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和谐画面。

“凉飙拂襟袂,閒云浮飞阁”两句,诗人通过感受微风吹拂衣袖,以及悠闲的白云在阁楼间飘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最后,“积案苦相仍,对此聊自乐”一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日常工作的繁重,但在此刻,他选择暂时放下烦恼,享受这份难得的愉悦。

“吴山亦佳丽,登临忽疑昨”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时间似乎在此刻暂停。接下来,“书台藤藓荒,伊人久云邈”两句,通过描述书台上的藤蔓已长满苔藓,以及远方的人已远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馀香有丛桂,三嗅风前萼”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诗人三次品味这股香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最后,“勖哉千古心,勿俾利名缚”一句,诗人以勉励之语结束,提醒自己及他人应保持高尚的情操,不受功利名利所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徐问
朝代:明

常州府武进人,字用中,号养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广平推官。召为刑部主事。出为登州知府,滨海多盗,尽捕之。调临江,修坏堤七十二处。累迁广东左布政使。嘉靖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讨杀父之独山土官蒙钺。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引疾去,卒谥庄裕。有《读书劄记》、《山堂萃稿》。
猜你喜欢

得王元直金陵书却寄

芳草天涯怨不胜,怀人魂梦苦无凭。

何来一骑过淮水,传得双鱼自秣陵。

桃叶暖风春访伎,杏花微雨夜寻僧。

玉蝉精舍葳蕤锁,寂寞疏林半点灯。

(0)

过郑樵林山人市隐堂

一丘高卧久忘机,双屐行歌遍翠微。

纶挂夕阳春钓罢,笠携残雪晚樵归。

松窗月冷烟霞梦,菊径云生薜荔衣。

不用凿坏深避世,山城车马往来稀。

(0)

冶城怀古·其二

冶城日落乱啼鸦,城上乌乌起暮笳。

四野桑麻八闽郡,千村烟火万人家。

无诸古殿伤青草,南宋行都想翠华。

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风雨长蒹葭。

(0)

冶城怀古·其一

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

虹桥隐隐龙江绕,雁塔双双雉堞回。

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

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原鸟雀哀。

(0)

旱·其一

入秋犹不雨,望已绝三农。

处处忧豺虎,村村祭土龙。

人情皆悯岁,天意岂乾封。

米价腾如此,军储不罢供。

(0)

过邓汝高别墅

一区别墅东山曲,几片青山隐茅屋。

门前垂柳覆清溪,屋后长松亚脩竹。

寂寂衡门无俗喧,主人留客烹鸡豚。

衣冠朴素礼真率,依稀如入桃花源。

弹棋击剑复饮酒,世上浮名竟何有。

君今踪迹已青云,我也栖迟甘白首。

与君相对欢且悲,人生会合能几时。

恐君作吏风尘去,此地开尊更有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