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秋早五云开,路入南交几月回。
奉使始从天上出,行人即看日边来。
班超万里终投笔,郭隗千金更筑台。
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
燕城秋早五云开,路入南交几月回。
奉使始从天上出,行人即看日边来。
班超万里终投笔,郭隗千金更筑台。
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七月十一日赴安南》描绘了诗人出使远方的壮志豪情与对国家深沉的忠诚。诗中以“燕城秋早五云开”开篇,渲染出一幅秋高气爽、云开见日的壮丽景象,预示着旅程的开始和希望的开启。接着,“路入南交几月回”则表达了旅途的遥远与未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期的期待。
“奉使始从天上出,行人即看日边来。”这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比喻,将出使比作从天界出发,既体现了使命的神圣与崇高,也暗含了对旅途艰辛的准备。而“班超万里终投笔,郭隗千金更筑台。”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班超远征西域,投笔从戎,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郭隗筑台招贤,寓意着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增强了诗人的形象,使其成为一位既有理想又有行动力的使者。
最后,“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表达了对君主深恩的感激以及对国家忠诚的决心。圣主的恩泽如同温暖的阳光,即使在遥远炎热的南方也能感受到。伏波铜柱,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领土的稳固,即使历经岁月的侵蚀,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国家的长盛不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出使远方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国家忠诚与深沉的爱。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佳作。
求死不得乃出游,登高望远翻百忧。
公之于山盖亦寄,一览焉洗万古愁?
闽士耻名重介立,一节老死甘炎州。
中原滪洞十载过,新参忽下徵鱼头。
非时星凤瞥一喜,招来麾去公休休。
我晚还朝接寮列,坐惜往日悲横流。
陵迁谷变古恒有,柱折维绝当谁尤?
逝将从公寥廓际,下视蚊虻蝇蚋相春秋。
逭暑谋人山,涉郊顾畏暍。
梦回快得雨,檐滴晓不歇。
多君挟雨具,到门趣膏秣。
出郭云旋流,微阳出复没。
龙潭憩凉翠,品水匪为渴。
焉知水塔园,谈笑已飙发。
主宾延伫久,宿诺幸不失。
周围历馆宇,罗列餍肴核。
不觉西日哺,敢嫌前路滑?
税驾就双峰,听涛玩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