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十一日赴安南》
《七月十一日赴安南》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燕城秋早五云开,路入南交几月回。

奉使始从天上出,行人即看日边来。

班超万里终投笔,郭隗千金更筑台。

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七月十一日赴安南》描绘了诗人出使远方的壮志豪情与对国家深沉的忠诚。诗中以“燕城秋早五云开”开篇,渲染出一幅秋高气爽、云开见日的壮丽景象,预示着旅程的开始和希望的开启。接着,“路入南交几月回”则表达了旅途的遥远与未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期的期待。

“奉使始从天上出,行人即看日边来。”这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比喻,将出使比作从天界出发,既体现了使命的神圣与崇高,也暗含了对旅途艰辛的准备。而“班超万里终投笔,郭隗千金更筑台。”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班超远征西域,投笔从戎,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郭隗筑台招贤,寓意着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增强了诗人的形象,使其成为一位既有理想又有行动力的使者。

最后,“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表达了对君主深恩的感激以及对国家忠诚的决心。圣主的恩泽如同温暖的阳光,即使在遥远炎热的南方也能感受到。伏波铜柱,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领土的稳固,即使历经岁月的侵蚀,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国家的长盛不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出使远方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国家忠诚与深沉的爱。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题族孙吉士超山遗爱图

吾宗家世习勤民,厌直承明墨绶新。

治水自完司牧分,立祠曾及去思身。

卅年树穫犹遗孑,万本馨香傥降神。

至竟此邦风俗厚,相望林社峙湖漘。

(0)

病山侍郎夏间来觐直讲至八月始归留诗索和次韵寄沪

否极谁能理乱丝?殷忧启圣此其时。

陈谟惠迪亲耆德,凝命维新缵旧基。

别久故应前席数,来迟自负盍簪期。

心声悱恻犹相及,朝暮江云入梦思。

(0)

次韵管洛声移居

人好牵连到屋乌,横流甚处可安渠?

白翎雀冻居何择,赪尾鱼劳气倘苏。

世局如棋从反覆,禅心似木孰荣枯?

秋风已过莼丝老,沈陆稽天漫忆吴。

(0)

为何梅生书枚如丈赠言感题

大师本性积为文,晚岁传衣独畀君。

两纪孑遗增感旧,数行藏写见尊闻。

梦馀鹿洞空香草,烬后鳌峰付乱云。

出处何成吾耄矣,平生砻断愧班斤。

(0)

题林文直登岱图

求死不得乃出游,登高望远翻百忧。

公之于山盖亦寄,一览焉洗万古愁?

闽士耻名重介立,一节老死甘炎州。

中原滪洞十载过,新参忽下徵鱼头。

非时星凤瞥一喜,招来麾去公休休。

我晚还朝接寮列,坐惜往日悲横流。

陵迁谷变古恒有,柱折维绝当谁尤?

逝将从公寥廓际,下视蚊虻蝇蚋相春秋。

(0)

七月十九日同珏生游厚斋将军西园园在京西成子山宝瑞臣恩咏春先至夜宿秀峰寺

逭暑谋人山,涉郊顾畏暍。

梦回快得雨,檐滴晓不歇。

多君挟雨具,到门趣膏秣。

出郭云旋流,微阳出复没。

龙潭憩凉翠,品水匪为渴。

焉知水塔园,谈笑已飙发。

主宾延伫久,宿诺幸不失。

周围历馆宇,罗列餍肴核。

不觉西日哺,敢嫌前路滑?

税驾就双峰,听涛玩忪月。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