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管洛声移居》
《次韵管洛声移居》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人好牵连到屋乌,横流甚处可安渠?

白翎雀冻居何择,赪尾鱼劳气倘苏。

世局如棋从反覆,禅心似木孰荣枯?

秋风已过莼丝老,沈陆稽天漫忆吴。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次韵管洛声移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人好牵连到屋乌,横流甚处可安渠?”以“屋乌”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往往会被卷入不公与混乱之中,难以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这里的“屋乌”指的是乌鸦栖息于人家屋檐下,常被用来比喻依附他人或群体而生存的人们。而“横流”则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性,暗示了个人在大环境中的渺小与无助。

颔联“白翎雀冻居何择,赪尾鱼劳气倘苏。”通过对比白翎雀(一种小型鸟类)在严寒中选择栖息之地的艰难与赪尾鱼(红色尾鳍的鱼)在劳顿中寻求生机的努力,进一步深化了对个体在逆境中挣扎求生的描绘。这里以自然界的生物作为象征,反映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颈联“世局如棋从反覆,禅心似木孰荣枯?”将社会局势比作变化莫测的棋局,强调了世事无常,充满了变数。同时,以“禅心似木”比喻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仍能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为外物所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修养的重视,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定力的重要性。

尾联“秋风已过莼丝老,沈陆稽天漫忆吴。”以秋风过后的莼菜(一种水生植物)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而“沈陆稽天”则是对历史长河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考。最后的“漫忆吴”则可能暗含对故乡或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坚持自我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甲子立秋·其一

为园堪避暑,况复此新秋。

银汉初窥户,金飙欲到楼。

无人共尊酒,有梦狎沧洲。

便儗乘风去,菰芦问钓舟。

(0)

雨中张舒日招游北固山·其一

帆过京口路,停棹一跻扳。

掩映江心寺,微茫云外山。

烟汀鸥鸟浴,暮雨钓舟还。

何事驱车客,劳劳不暂閒。

(0)

谒白沙先生祠·其二

圣宗传主静,疑信乃犹繁。

月旦于今定,宫墙百代尊。

山非紫水路,俗儗白沙村。

五世瞻遗泽,真怜未及门。

(0)

九日增江舟中与仁伯代骧两弟小酌

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

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

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

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

(0)

王番禺奏绩·其一

羡君为宰处,彷佛昔河阳。

帘对白云岭,琴鸣珠海傍。

春城桃柳媚,秋郭稻粳香。

满目含哺者,真同帝力忘。

(0)

秋夜梦游一寺得一首醒来失记第五六句因补成之

一入空门静,泠然出世情。

山猫眠暖日,野犬吠秋声。

败衲将云补,疏钟杂涧鸣。

欲儗庞居士,悠悠老未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