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
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
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
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
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
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
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
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
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
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若神栖心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内心的宁静的追求。
首句“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广阔无垠,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接着,“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万物的包容与自在,认为自己与世界和谐共处,没有隔阂。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点明了诗人的居所名为“栖心堂”,他不愿被尘世的琐事牵绊,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则通过描述环境的简朴与内心的纯净,表现了诗人去除杂念、追求纯粹的精神境界。
最后,“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表明诗人与他人交往时,虽然观点不同,但依然能够保持和谐的关系。“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总结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理解,认为无论行动还是静止,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追求通达之境并非难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苏舜钦对自由、超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坚持自我、追求精神独立的品质。
盘江在枕下,伸脚欲踏河塘堠。
晓闻花堌子规啼,暮踏花堌日已瘦。
问君道近行何迟,道果非远我非迟,君试亲行当自知。
此道如读昌黎之文少陵诗,眼著一句见一句,未来都非夷所思。
云木相连到忽断,初在眼前行转远。
当年止求径路通,闷杀行人渫不管。
忽思怒马驱中州,一目千里姿所游。
安得便驰道挺挺,大柳行边饭葱饼,荒山惜此江湖影。
一夕复一夕,一朝复一朝。
朝夕递相送,岁尽何必在今宵。
噫乎岁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荡磨。
来波去浪涉无尽,石行泐矣当奈何。
酒杯融融,吾留六龙。
六龙不留我心苦,夜半高歌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