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有高节,不与草木同。
萧萧三两竿,自足来清风。
此君有高节,不与草木同。
萧萧三两竿,自足来清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质。诗人以“此君”称呼竹子,赋予了竹子一种尊贵的地位,表达出对竹子的敬仰之情。“有高节,不与草木同”,直接点明了竹子不同于其他植物的高洁品格。接着,“萧萧三两竿,自足来清风”,描绘了一幅竹林轻摇、清风徐来的画面,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既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象征着它带来的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突出了竹子的高洁和清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向往。竹子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气质,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情趣。
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
楝花飘砌。
蔌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
幽恨凭谁洗。
修竹畔,疏帘里。
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