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外津头雪半消,芳菲到处著柔条。
轻拖夜影摇流月,低舞春阴斗落潮。
驿外津头雪半消,芳菲到处著柔条。
轻拖夜影摇流月,低舞春阴斗落潮。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新柳在雪后复苏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以及它们与月光、潮水的互动,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驿外津头雪半消”,点明地点和季节,驿外津头暗示了地点的边缘性,而“雪半消”则透露出初春的寒意正在逐渐退去。这样的环境设定为后续的描写铺垫了背景。
接着,“芳菲到处著柔条”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柳树。这里的“芳菲”泛指春天的花卉,但在这里特指新长出的柳枝,它们如同柔美的线条,遍布四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轻拖夜影摇流月”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柳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其影子似乎也在随着月光的流动而变化,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低舞春阴斗落潮”则进一步展示了柳树与自然界的互动。在春日的阴云下,柳树仿佛在与落潮进行着某种竞赛或舞蹈,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到了新柳在初春时节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是身虚空中,如云本无有。
游行又其寄,纵乐安得久。
嵌岩大磈质,镵削奇鬼手。
栋宇起何年,名称出谁口。
忆昔扳藤蔓,淩空讶鸡狗。
疏疏石生窾,剡剡室悬斗。
乘峻开栈梯,缘明挂窗牖。
岂无题壁堂,多逢斫畬叟。
贤侯韦平家,雅韵王谢友。
骊珠百四十,模写已八九。
坐我南楼床,浇我北海酒。
人生主客意,如此岂云偶。
风花命浮沉,木雁天可否。
悠然付一嘘,山灵倘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