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怜地僻少过从,更许年衰养惰慵。
行健有时寻近局,起迟尝日到高舂。
鹿皮冠野频频戴,鹅顶蔬粗款款供。
儿女团栾俱在眼,独怜无信过吴松。
祇怜地僻少过从,更许年衰养惰慵。
行健有时寻近局,起迟尝日到高舂。
鹿皮冠野频频戴,鹅顶蔬粗款款供。
儿女团栾俱在眼,独怜无信过吴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年事已高,生活节奏悠闲,偶尔还会去附近走动。他感叹由于地处偏僻,来访者稀少,而自己也乐于享受这份宁静。日常生活中,他戴着鹿皮帽,简单粗朴的饮食也能满足。尽管家中儿女环绕,但诗人特别牵挂的是未能收到姑苏陆氏女子的消息,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淡淡的忧虑。
御柳梢头晚不风,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阊阖新春夜,顿有芙蕖满眼红。
十里沙河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
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鳌山不入宫。
碧玉长篙黄篾篷,两淮烟月五湖风。
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
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
岷峨二妙贻双璧,万丈光芒照病翁。
花飞十不啻五六,青子团枝失红簇。
江南桃李总成阴,不论少城与韦曲。
酴醾珍重不浪开,晚堆绿云点永玉。
体薰山麝非一脐,水洗银河费千斛。
滴成小蓓密於糁,乱走长条柔可束。
醉眸须及月下来,破鼻细从风处触。
先生未必被花恼,偶与门人暮春浴。
为怜压架十万枝,小立傍边领新馥。
剩拚妙语宠琼蕤,更掇浦英酿酃渌。
先生何犹便杜门,霜鬓犹烦玉堂宿。
身来年少今老翁,随身不去只有穷。
请君与我共看镜,岂复平生冰雪容?
秋霖暗天瘦日色,满掇黄花当朝食。
何人哀饭问子乘,穷里逢君自为客。
空山冻吟只自奇,故人之外谁相知。
今年相从岂不好,安得到老长追随?
喜君诗思未渠薄,秋後花鹰兔边落。
惭我短才涩欲无,霜余水涧流还涸。
君游宣溪何日来?
愁城封闭待君开。
定知此走脱寒谷,领取阳春一并回。
宣城讯後忽年余,闽水风来又岁除。
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
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
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