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层台瞰远峰,半空晴插紫芙蓉。
贪看爽气频登眺,不学松间报午钟。
突兀层台瞰远峰,半空晴插紫芙蓉。
贪看爽气频登眺,不学松间报午钟。
这首诗描绘了回澜台八景之一的“九峰爽气”,诗人冯大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此景的壮丽与清幽。
首句“突兀层台瞰远峰”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台阁,它矗立在群山之巅,俯瞰着远处的山峰,展现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气势。这里的“瞰”字,形象地表现了站在高处向下看的视角,突出了台阁的高峻和视野的开阔。
次句“半空晴插紫芙蓉”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绘出一片晴朗的天空中,仿佛插入云霄的紫色芙蓉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不仅展现了九峰爽气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后两句“贪看爽气频登眺,不学松间报午钟”进一步深化了对景色的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股清新爽朗之气的喜爱,以至于频繁地登高远眺,流连忘返。同时,与“不学松间报午钟”形成对比,诗人选择沉浸在自然美景中,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而不是被世俗的规矩所束缚,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回澜台八景之一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梧叶飘黄,万山空翠,断霞流水争辉。
正金风西起,海燕东归。
凭栏不见南来雁,望故人、消息迟迟。
木樨开后,不应误我,好景良时。只念独守孤帏。
把枕前嘱付,一旦分飞。上秦楼游赏,酒殢花迷。
谁知别后相思苦,悄为伊、瘦损香肌。
花前月下,黄昏院落,珠泪偷垂。
眼底山光半有无,芙蓉面目定何如。
忽然皓月当空挂,始信山灵不负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