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少林寺》
《游少林寺》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0)
注释
步入:进入。
招提路:招提寺的道路。
因之:因此。
道林:道林寺。
石龛:古旧的石室。
苔藓积:覆盖着厚厚的苔藓。
香径:香气弥漫的小路。
白云深:云雾缭绕。
双树:两棵树。
含秋色:呈现出秋天的色彩。
孤峰:孤独的山峰。
夕阴:傍晚的阴霾。
屧廊:木屐廊。
遍:走遍。
回首:回头。
长吟:长声吟唱。
翻译
我踏入招提寺的道路,因此去探访道林。
古老的石龛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香气四溢的小径通往深远的白云之间。
两棵树木在秋季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孤独的山峰在傍晚时分投下阴影。
我几乎走遍了木屐廊,回望这一切,不禁长声吟咏。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禅意的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游览少林寺时的宁静心境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开篇“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两句,设置了一种寻觅禅意、探访佛法的氛围,引出了主角即是这座著名的寺庙。

接着,“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展现了诗人眼中的景象:古老的岩洞被青苔所覆盖,散发出淡雅之香;寺院中的小径缭绕着迷人的白云,这些都让人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样的描写,不仅勾勒出自然美景,更映射出诗人内心对宁静和谐的向往。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两句,则通过季节的转换和光影的变化,增添了一种淡远之感。这里的“双树”可能指的是寺院中两棵并立的古树,它们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庄严;而“孤峰起夕阴”,则是说一座山峰在傍晚时分散发出幽暗的影子,增添了景色的一丝神秘。

结尾的“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对这份美好场所的不舍,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这里,“屧廊”,即是寺院中的长廊,诗人几乎走遍了整个廊道;“回首一长吟”,则是在最后回望时,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怀化作了一声长叹。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少林寺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诗人在其中所体验到的内心世界,传达了对佛法、自然和生命深处的赞美与思考。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秋夜牵情三首·其一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

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

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

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0)

生日

屏迹衡门下,衰迟愧始生。

儿曹于此夕,杯酒致欢情。

来日苦无几,馀生累渐轻。

乐亲惟养志,外物本非荣。

(0)

清平乐·其六

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残雪压枝堆烂玉。

时闻枝间蔌蔌。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

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0)

泊舟姑苏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0)

对棋与道源至草堂寺

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

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

(0)

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踰十稔楼。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