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媙无多日,星星已数茎。
不空年可讳,端与事俱生。
安得马肝石,未尝甘露羹。
有情怜陆展,解与小儿争。
剪媙无多日,星星已数茎。
不空年可讳,端与事俱生。
安得马肝石,未尝甘露羹。
有情怜陆展,解与小儿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昭玘所作的《发白有感》。诗中以“发白”为线索,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
首句“剪媙无多日”,以“剪媙”比喻头发变白的过程,感叹时间流逝之快,白发增长似乎就在一夜间。“无多日”强调时间的短暂,让人感受到岁月匆匆。
接着,“星星已数茎”进一步描绘白发的增加,形象地将白发比作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不空年可讳,端与事俱生。”这两句表达了对年龄增长的坦然接受,认为年龄的增长是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不应刻意回避或掩饰。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活经历的积累和成长的肯定。
“安得马肝石,未尝甘露羹。”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长寿和享受生活的向往。马肝石是一种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物,而甘露羹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家美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健康长寿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憾。
最后,“有情怜陆展,解与小儿争。”这两句通过描述对孩子的关爱和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情感的珍视。在人生的晚年,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亲情的重视,体现了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理变化的感慨,反映了对生命、时间、健康、家庭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
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
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
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
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
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
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
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
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胜游遥接永和春,况有名山作主人。
路入青苍云四绕,寺经兵燹佛重新。
蒲团习静输行脚,香火留缘證后身。
尘海茫茫才近岸,回头终仗法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