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河畔草,黯黯城头日。
居民莽牢落,荒祠迥独出。
螵蛸罥户青,赑屃绣苔碧。
往尝读遗传,三公事如一。
茅庐三顾恩,鞠躬许汉室。
凛凛《出师表》,经纶邈无匹。
西风五丈原,呕血千秋泣。
何知广汉儿,曲笔肆评骘。
宋赵当南迁,国势已潜坼。
志在抵黄龙,痛为奸桧抑。
金牌销壮心,功成旋复失。
吁嗟文文山,艰危存社稷。
一蹶兴国军,再踬五坡役。
被执抗不回,从容成大节。
砥柱障狂澜,汗青耿赫奕。
正气天壤间,三峰高崒嵂。
我来瞻庙貌,慷慨仰前哲。
河水流汤汤,秋风鸣瑟瑟。
鄙彼二心臣,经过应战栗。
萋萋河畔草,黯黯城头日。
居民莽牢落,荒祠迥独出。
螵蛸罥户青,赑屃绣苔碧。
往尝读遗传,三公事如一。
茅庐三顾恩,鞠躬许汉室。
凛凛《出师表》,经纶邈无匹。
西风五丈原,呕血千秋泣。
何知广汉儿,曲笔肆评骘。
宋赵当南迁,国势已潜坼。
志在抵黄龙,痛为奸桧抑。
金牌销壮心,功成旋复失。
吁嗟文文山,艰危存社稷。
一蹶兴国军,再踬五坡役。
被执抗不回,从容成大节。
砥柱障狂澜,汗青耿赫奕。
正气天壤间,三峰高崒嵂。
我来瞻庙貌,慷慨仰前哲。
河水流汤汤,秋风鸣瑟瑟。
鄙彼二心臣,经过应战栗。
这首清代诗人吞珠的《三忠祠》描绘了对历史上忠诚贤良的三位忠臣——诸葛亮、岳飞和文天祥的敬仰与缅怀。诗中通过描绘河边草木凄凉、城头日色暗淡的环境,烘托出祠堂的孤寂与历史的沧桑。诗人提及诸葛亮的“茅庐三顾”、“《出师表》”和壮志未酬的“五丈原”,表达了对其智勇和忠诚的深深敬意。
接着,诗中批评了南宋时期奸臣的弄权,如秦桧,以及国家面临的危机。岳飞的“抵黄龙”愿望被压制,而文天祥在艰难困苦中仍坚守社稷,英勇就义,其事迹被称为“砥柱障狂澜”。诗人来到祠堂,感慨万千,对两位忠臣的高尚节操表示崇敬,并以河水和秋风的意象,强调他们的正气如天地般永恒,形象地刻画了他们的崇高形象。
最后,诗人表达对那些背离忠贞的“二心臣”的鄙视,认为他们面对这些忠烈之士的祠堂,应当感到惭愧和战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对忠诚与气节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