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自是不思归,花气蒸衣气力微。
抛弃文书亡俗累,岭猿吟后闭山扉。
遨游自是不思归,花气蒸衣气力微。
抛弃文书亡俗累,岭猿吟后闭山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山林的逍遥自在之境。首句"遨游自是不思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不愿回归尘世的束缚。"花气蒸衣气力微"通过写花香四溢,轻盈地笼罩着诗人的衣物,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含体力虽略有消耗,但心情愉悦。
"抛弃文书亡俗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繁琐世俗事务的厌倦,他选择抛开文书工作,摆脱了世俗的牵绊。"岭猿吟后闭山扉"以山中猿猴的鸣叫作为背景,诗人听后关闭山门,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大自然的静谧和孤独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理想,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周文璞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闲适与悠然。
疏钟坠响破烟霏。画屏开、几曲峰危。
当霁天、万木如张盖,樵径引、草色侵衣。
闲中听、乱莺娇啭,每双柑自携。
隐现蛎墙,遥指地胜人稀。何期。
霜斤到处,好风光、过眼疑非。
石泉泪涌,相向呜咽,诉与斜晖。
最不堪、空潭照影,倦鸟三匝无栖。
云关外,犹有残僧月下寻诗。
林莺睍睆,常怕春光漏。堂北画帘垂,如年昼。
顷刻花催放,风信是,清明后。记梦诗千首。
阮郎归未,红落冶桃溪口。鸳鸯水上夸珍偶。
也应佳会准,欢期久。五两随波驶,留恨与,琵琶手。
绿染长堤柳。几番经眼,只道曲中人瘦。
酒边花外,驹阴解惜翻虚掷。杳难问、双鸳去迹。
芳草地、沉恨今夕。高唐梦,从头觅。射雀锦屏无的。
展望眼、隐约红楼,擘钿分钗永相忆。
明知际此,飘灯箔冷,时候几人留得。
但镜里、清光曾睹,柳星朱鸟,残影心头识。
幻女床山色。翠羽返、倘传音息。
恐远书、也写离愁,对玉珰慵拆。
凤纸笺愁,鸾衾压梦,天涯几惯无憀。
草草尊前,当时记得花朝。
丁冬刚听琵琶语,恁春魂、一半先销。
更何堪、楼上春人,江上春潮。
人间祇有青衫泪,算红冰未化,红蜡都飘。
万水千山,而今说甚迢遥。
微波淼淼吹难起,劝西风、莫画离骚。
尽疏灯、此夕凄凉,细雨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