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宵共逐寻芳侣,杖策穿林鸟道斜。
月暝空山无吠犬,雪迷芳树欲飞花。
行看橘柚开三径,望尽云松隐数家。
就此卜栖那可得,居人指点说桑麻。
寒宵共逐寻芳侣,杖策穿林鸟道斜。
月暝空山无吠犬,雪迷芳树欲飞花。
行看橘柚开三径,望尽云松隐数家。
就此卜栖那可得,居人指点说桑麻。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夜山行的宁静画面。首句“寒宵共逐寻芳侣”,以“寒宵”点明时间,夜晚之寒,与“寻芳侣”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虽处寒冷,却心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杖策穿林鸟道斜”,通过“杖策”和“鸟道斜”描绘出诗人踏雪而行,穿越树林的情景,既显出道路的崎岖,也体现了行者的坚韧。
“月暝空山无吠犬,雪迷芳树欲飞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美丽。月光昏暗,空旷的山中没有犬吠声,只有雪花覆盖的树木似乎要绽放花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行看橘柚开三径,望尽云松隐数家”则将视线拉远,诗人看到橘柚在雪后开放,云松间隐约可见几户人家,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着对生活美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期待。
最后,“就此卜栖那可得,居人指点说桑麻”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定居的愿望,但是否能够实现,还需等待时间的验证。通过“居人指点说桑麻”,不仅增加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事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雪夜山行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
群鹿**怪希有。
想嵩阳少室,曾伴松乔,知踏遍、白石苍苔多少。
逸人尘外趣,医凤骖鸾,梦上瀛洲历蓬岛。
蓦见此山中、便对烟霞,喜共约、长为侪友。
为借问、仙翁在何方,愿同往从之,遍窥岩岫。
南浦归帆暮。
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
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
只浩荡、江涛如故。
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
又喜免,乱离苦。
旧时犹记登临处。
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
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
叹桃李、不知春去。
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
招我隐,有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