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纸笺愁,鸾衾压梦,天涯几惯无憀。
草草尊前,当时记得花朝。
丁冬刚听琵琶语,恁春魂、一半先销。
更何堪、楼上春人,江上春潮。
人间祇有青衫泪,算红冰未化,红蜡都飘。
万水千山,而今说甚迢遥。
微波淼淼吹难起,劝西风、莫画离骚。
尽疏灯、此夕凄凉,细雨芭蕉。
凤纸笺愁,鸾衾压梦,天涯几惯无憀。
草草尊前,当时记得花朝。
丁冬刚听琵琶语,恁春魂、一半先销。
更何堪、楼上春人,江上春潮。
人间祇有青衫泪,算红冰未化,红蜡都飘。
万水千山,而今说甚迢遥。
微波淼淼吹难起,劝西风、莫画离骚。
尽疏灯、此夕凄凉,细雨芭蕉。
这首《高阳台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与相思之情。
开篇“凤纸笺愁,鸾衾压梦”,以“凤纸”、“鸾衾”等华美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哀愁与梦境交织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着“天涯几惯无憀”,点明主人公在天涯海角间屡尝孤独与无聊,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草草尊前,当时记得花朝”,通过回忆往昔欢聚的场景,反衬出今日的孤寂与落寞。“丁冬刚听琵琶语,恁春魂、一半先销”,琵琶声声,触动了主人公的心弦,仿佛连春魂也消散了一半,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
“更何堪、楼上春人,江上春潮”,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痛苦,春日的美景反而加剧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人间祇有青衫泪,算红冰未化,红蜡都飘”,以“青衫泪”比喻泪水,与“红冰”、“红蜡”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持久。
“万水千山,而今说甚迢遥”,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即使在如此辽阔的空间中,也无法阻隔对亲人的思念。“微波淼淼吹难起,劝西风、莫画离骚”,借自然界的微波难以激起,喻指情感的深沉与难以言表,同时以“莫画离骚”表达对美好情感的珍惜与保护。
最后,“尽疏灯、此夕凄凉,细雨芭蕉”,以夜幕下的灯光、细雨中的芭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氛围,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夜晚的深深思念与哀愁。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的深刻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