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多高逸,为官解爱贤。
冲泥山径里,访我桂丛边。
不废清时兴,还开文酒筵。
寒枝通宿鹊,细雨湿浮烟。
盘出银丝鲙,诗歌渔父篇。
草堂元自僻,华烛更成妍。
绝胜习池饮,接䍦倒载还。
夫子多高逸,为官解爱贤。
冲泥山径里,访我桂丛边。
不废清时兴,还开文酒筵。
寒枝通宿鹊,细雨湿浮烟。
盘出银丝鲙,诗歌渔父篇。
草堂元自僻,华烛更成妍。
绝胜习池饮,接䍦倒载还。
这首明代孙一元的《近夫雨中载酒夜访》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之间的亲切互动画面。首联“夫子多高逸,为官解爱贤”赞美了主人的高尚品格和对贤才的欣赏,暗示了访客身份的尊贵。接着,“冲泥山径里,访我桂丛边”描绘了雨中访客冒雨前来,特意寻访隐居在桂树丛中的朋友,显示出友情的深厚。
“不废清时兴,还开文酒筵”表达了主人在清平盛世不忘文人聚会的乐趣,设宴款待,气氛热烈。诗人通过“寒枝通宿鹊,细雨湿浮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湿润,增添了诗意。
“盘出银丝鲙,诗歌渔父篇”描绘了宴席上的美食和诗酒作乐,渔父篇寓含了闲适与自然的主题。尾联“草堂元自僻,华烛更成妍”赞美了主人的草堂虽偏僻却因华烛而显得更加雅致,最后以“绝胜习池饮,接䍦倒载还”收束,表达了这次夜访比习池宴饮更为愉快,结束时宾主尽欢,载歌载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访友的场景,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深厚友谊,体现了明代文人诗风的恬淡与雅致。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