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杨白花》。通过这短短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杨花随风飘落,渡过江水的画面。杨花在这里不仅是春日的象征,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这两句则表达了坐在空寂的宫中,看着四周的树木因季节的变化而失去了生机,但又被春风所激荡,带来了无限的春意。这里的“无颜色”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淡漠与寂寞。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最后两句通过对早晨迷雾中的长街和城头上的乌鸦叫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略带悲凉的情境。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这些哀歌尚未停息,而城头的乌鸦似乎也在回应着这种哀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同时也展示了柳宗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荒莺眠柳千岩春,古篁丛露寒烟新。
废亭水香流晋月,永和苔字摇青发。
空山踏屐怀酒贤,卫娘弟子黄庭仙。
龙爪临波涂侧理,誓墓归来祓春水。
春波委蛇通宛委,若邪溪明缥兰美。
蔷薇洞客百屐来,蕙风吹绿梅梁开。
溪之曲泛流霞杯,五言掾醉玉未颓。
剡溪笺乞十万枚,列坐斗咏飞觥催。
主人风流雅缱绻,高丽蚕纸光银茧。
千秋绝调归草圣,狸毫戏海群鸿展。
我行荒亭日已斜,鸟迹满地纡春蛇。
昭陵玉碗龙夜读,山鬼采漆添灯花。
青山自青人已远,一片孤林被长坂。
澄心塌得定武本,貌出风规意深稳。
草肥真瘦天分寒,骏骨虽存神已损。
林鸟鸣不巳,月出群山空。
万木有秋意,萧瑟成微风。
泉响人影寂,寒光澹无穷。
坐深忘万物,无累抚枯桐。
浩浩夜景移,不言悟微躬。
白云还高岭,苍烟在其中。
昏鸦畏露寒,坠叶警幽丛。
余意自兹息,归隐含愚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