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丈六金身,我慕慈悲参古佛;
现大千世界,人多欢喜乐今春。
化丈六金身,我慕慈悲参古佛;
现大千世界,人多欢喜乐今春。
此诗描绘了永安寺中佛像的庄严与信徒的虔诚,以及春天带来的欢乐气氛。首句“化丈六金身,我慕慈悲参古佛”,以“丈六金身”形容佛像的庄严伟大,表达了对佛祖慈悲精神的仰慕和向往,通过“参古佛”展现了信徒对佛法的追求与膜拜。次句“现大千世界,人多欢喜乐今春”,则描绘了在春天的美好季节里,人们在寺中感受到的喜悦与和谐,大千世界的景象仿佛都充满了生机与欢愉。
整诗通过对比与映衬的手法,既赞美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既有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之情,又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展现出一幅充满禅意与生活气息的画面。
瑜瑾虽希有,瑕玼亦偶呈。
取长毋尽弃,舍短要归贞。
辉忆石初韫,察休水至清。
德音思葑菲,善诱贵权衡。
苟得精磨致,终看宝器成。
隐之略一玷,扬矣获连城。
鲍识管家仲,魏论陈氏平。
温舒述传语,切已廑予情。
张态辞家,抱酸味、一点湘梅青豆。
怜恁瑟瑟啼珠,凄零满衫袖。
须莫使、佳春病过,絮般弱、燕般消瘦。
夜雨重帘,桃花二月,容易红僽。
要留听、琼树欢歌,倩屏背、雏鹦赚开口。
谁料落弦秋响,似台城衰柳。
风隔幕、琴弹画鹄,妒玉魫、绮梦圆就。
漫把解曲龙津、只供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