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父儿初学,嘉名锡以松。
非关存夏社,不为爱秦封。
霜雪凌千尺,云霞捲万重。
力稀常倚汝,偃息自从容。
樵父儿初学,嘉名锡以松。
非关存夏社,不为爱秦封。
霜雪凌千尺,云霞捲万重。
力稀常倚汝,偃息自从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给儿子取名为“嘉松”的深意与寓意。通过“樵父”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松树与儿子的成长相联系,寓意着对儿子美好未来的期许。
首句“樵父儿初学”,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位父亲在儿子刚刚开始学习时,为其取名“嘉松”。这里的“樵父”不仅指出了父亲的身份,也暗示了他可能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为儿子树立榜样。
接着,“嘉名锡以松”解释了为何取名为“嘉松”。这不仅是因为松树的坚韧和长寿象征,更寄托了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像松树一样,品格高尚,坚韧不屈,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能保持从容自若的态度。
“非关存夏社,不为爱秦封”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命名的深层含义。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明命名并非出于对特定时代或地点的偏好,而是希望儿子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保持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不受外界束缚。
“霜雪凌千尺,云霞捲万重”描绘了松树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象征着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困难。然而,正如松树能够挺过严寒与风霜,儿子也应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风采。
最后,“力稀常倚汝,偃息自从容”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期待与信任。即使在力量不足时,也能依靠内心的力量坚持下去;在休息时,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展现出成熟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嘉松”这一名字,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情感与期望,以及对儿子未来无限的憧憬与祝福。
故家独见宋先世,文采风流一儒素。
向来松雪写如心,题在南堂乐居处。
门前求药日纷纷,或有无钱亦持去。
子孙传之将百年,积券如山不知数。
君为郡马几叶孙,复戒诸郎祗存恕。
九街正尔黄尘深,杯酒对面干戈侵。
营营苟苟者谁子,一毫奚啻争千金。
傍人笑问尔何以,平生苦自如吾心。
还君此卷三叹息,坐隅自写为规箴。
昔年夫君死漳戍,恨不从之泉下去。
有弟万里负骨归,获鹿原头与封树。
是时孤儿方学行,天地容身复何处。
此心匪石石可移,誓欲教儿如汝父。
儿成娶妇身始閒,一旦儿亡岂能顾。
妇姑相守到白头,至今不识门前路。
夫家赵郡知几年,乡里尝旌两节妇。
向来我识房将军,乃是节妇之侄孙。
岁时宁忘俎豆事,水旱肯废云山屯。
忠臣烈女有如此,千载义事辉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