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天童诗僧让公》
《赠天童诗僧让公》全文
明 / 张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自闻方外说天童,梦绕青山廿里松。

珍重能诗老支遁,寻常结社胜炉峰。

传书度海朝凭鹤,击钵临江夜扰龙。

今日东风花县里,解衣留偈得从容。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愖所作,名为《赠天童诗僧让公》。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天童寺僧人的敬仰之情。首句“自闻方外说天童”,开篇即点出对天童寺的向往与了解,流露出对神秘佛门世界的憧憬。接着“梦绕青山廿里松”一句,运用梦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天童寺所在山林美景的想象与向往。

“珍重能诗老支遁,寻常结社胜炉峰”两句,通过对比古代高僧支遁与天童寺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天童寺僧人智慧与修行的赞美。支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和文学家,而“炉峰”则可能是指另一处佛教圣地,此处通过比较,突出了天童寺僧人的独特之处。

“传书度海朝凭鹤,击钵临江夜扰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童寺僧人的修行生活,通过“传书度海”、“击钵临江”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里不仅体现了僧人的修行境界,也暗示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与影响。

最后,“今日东风花县里,解衣留偈得从容”两句,将场景转换到现实,描述了在春风吹拂的花县里,诗人与天童寺僧人相遇的情景。诗人解衣留偈,表示了对僧人智慧与修为的钦佩,同时也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交流的从容不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童寺僧人生活的描绘,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对僧人智慧、修行境界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仰。

作者介绍

张愖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滴滴金.病中自述

蕉阴黯淡斜阳色。恁迟迟,过窗隙。

镇日如年挨向夕。更昏沉无力。那堪千里音尘隔。

渺难闻,空相忆。脉脉衷情何处说。纵离魂谁惜。

(0)

金缕曲.蟋蟀

瑟瑟秋何处。只此间、篱边墙外,荒凉如许。

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数声微雨。

怎今夜、风害于水。

似惜隔邻机正急,对轻篝、不敢啼来苦。

纸窗外,凄凄语。宵深莫入荒苔去。

怕阶前、银床刚冷,玉绳低指。

画角孤城高楼笛,同是一般酸楚。

帘乍卷、篆消烟阻。

寂寂阑干烦未了,奈梧桐、叶落堆无数。

莫听到,更传五。

(0)

满江红·其三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

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

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

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莫草檄,临邛客。

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

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

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

(0)

春夜漫兴

悄立妆台下,孤灯照影双。

惜花常卷幕,延月不关窗。

遣闷挥银拨,寻诗倒玉缸。

清音天外度,知是晓钟撞。

(0)

步大兄原韵留别之作二首·其一

人生最苦别离难,每到临歧意更酸。

百里家山心怅怅,一湖烟水路漫漫。

征帆无奈催归速,逆旅淹留忍泪干。

我自萧条兄莫念,且随儿女强心宽。

(0)

哭亡媳三首·其二

茫茫弱质竟何之,亲捧盘匜忆曩时。

底事昙花才一现?徒留芳泽惹人思。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