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
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文箫素约,料相逢、依旧花阴。
登眺尚馀佳兴,零露下衣襟,欲醉还醒。
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
霓裳梦断,到如今、不许人听。
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
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
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文箫素约,料相逢、依旧花阴。
登眺尚馀佳兴,零露下衣襟,欲醉还醒。
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
霓裳梦断,到如今、不许人听。
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秋夜景象,诗人借由夜色中的自然物象,抒写了对仙境的向往以及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 一句,以诗意画面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神秘的秋夜世界。林中的霏霏之气随风飘散,天边的星辰如同飘渺的云朵,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都缘水国秋清" 句,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中所处之地是一片清净的水域之国,这个“水国”或许是现实中的某个地方,但更像是诗人心中理想的仙境。
紧接着,"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突出了秋夜的清冷与静谧。绿房中的主人或许是诗人自己,在这宁静的夜晚里,等待着曙光的到来。而“海影”则让人联想到广阔无垠的大海,即便是在深夜,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这几句,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中所追求的仙境——蓬莱。这个传说中的仙岛,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但在诗人的笔下,它成为了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危峰、缥缈、无声,都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动人。
"文箫素约,料相逢、依旧花阴" 这一段,则是在描绘一种既定的约会或重逢,这里的“文箫”可能指的是某种书信或约定,而“料相逢”则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最后,“依旧花阴”让人想象到一个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似乎是在暗示即将到来的那一天,仍能在这个美好之地与某人相会。
"登眺尚馀佳兴,零露下衣襟,欲醉还醒" 这几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登高远望,是一种对远方的向往,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而“零露”、“欲醉还醒”,则是在表达一种生活态度,既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又不至于沉迷其中。
"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 这一段,让人感受到诗中对时间的反思与对未来某个时刻的期待。明亮的月光、明年的岁月,以及那遥远万里的距离,都在强调一种超越时空的共同体验。
最后,“霓裳梦断,到如今、不许人听。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几句,则是在表达对某种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对某些私密情感的保护。这里的“霓裳”、“梦断”,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则是诗人在询问,是哪个家庭中的女子,在这桂花飘香之时,正在演奏着竹笛,引得风起潮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蓬莱仙境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纯净精神世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