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西风,啼螀满院,辘轳声歇。
流萤暗照,归思顿添凄切。
更那堪、近来音稀,盈盈一水如迢迭。
想当初相聚,而今难再,愁肠空结。从别。数更节。
念契阔情悰,惊心岁月。旧游梦断,此恨凭谁堪说。
渐江天、香老蘋洲,征鸿不向愁时缺。
待听残、暮雨梧桐,一夜啼红血。
萧瑟西风,啼螀满院,辘轳声歇。
流萤暗照,归思顿添凄切。
更那堪、近来音稀,盈盈一水如迢迭。
想当初相聚,而今难再,愁肠空结。从别。数更节。
念契阔情悰,惊心岁月。旧游梦断,此恨凭谁堪说。
渐江天、香老蘋洲,征鸿不向愁时缺。
待听残、暮雨梧桐,一夜啼红血。
这首《琐窗寒·忆妹》是明代女诗人叶纨纨的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妹妹的深切思念。
开篇“萧瑟西风,啼螀满院,辘轳声歇”,以秋日的萧瑟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通过“啼螀”(蝉鸣)和“辘轳声歇”(井辘轳停止转动的声音),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环境,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流萤暗照,归思顿添凄切”,流萤在暗中闪烁,照亮了归家的路途,却也增添了思乡之情的凄凉与哀愁。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
“更那堪、近来音稀,盈盈一水如迢迭。”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强调了与妹妹之间的距离感和联系的稀少,仿佛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难以逾越。这种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空间上的距离,也暗示了心灵上的隔阂。
“想当初相聚,而今难再,愁肠空结。”回忆起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徒留遗憾和思念,愁绪在心中交织成结,无法解开。这一段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伤感。
“从别。数更节。念契阔情悰,惊心岁月。”从分别以来,经历了无数个夜晚,心中充满了对妹妹的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这里通过时间的流逝,强化了思念的深度和持久性。
“旧游梦断,此恨凭谁堪说。”往日的欢乐已成梦境,这份深深的遗憾和痛苦,又有谁能理解呢?这一句表达了对妹妹思念之深,以及无人能分享这份情感的孤独感。
“渐江天、香老蘋洲,征鸿不向愁时缺。”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天渐渐变老,蘋洲上的香气也逐渐消散,而远方的鸿雁似乎也不愿意在愁苦之时停留。这一段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和无助。
“待听残、暮雨梧桐,一夜啼红血。”最后,主人公期待着在残余的暮雨中,倾听梧桐树上夜莺的啼叫,仿佛那声音中蕴含着无尽的哀愁和悲伤。这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收尾,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妹妹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人世无常的感慨。叶纨纨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君不见铜鱼山高崒嵂,蜿蜒下有龙湫窟。
神秀清泠杳蔼中,散落谁家作英物。
清门女大初嫁夫。射中金屏与梦符。
勉郎也似乐羊妇,怀节偏同曹大家。
郎骑骢马西台客,妾向空闺侍姑侧。
朝吟刘向列女篇,夜诵曾参孝经策。
愿为王雎不顾情,愿夫天路受恩荣。
铜鱼山崩海水竭,世上应磨贤妇名。
官署双松何彩翠,吏散人稀苔满地。
独坐松间是阿谁,才子风流太丘裔。
薄晓松枝清露繁,公庭无讼寂无喧。
常思佐理苏民瘼,不分端居愧主恩。
乃翁倜傥龙头客,曾事先皇佩铜墨。
京使争传德政碑,邑人共说郎官泽。
枯鱼肆索几何时,倏尔空愁风树悲。
莫言累叶仍州县,九棘三槐应有期。
太常积飞翠,朝夕侵我庐。
严公湖上水,色映灵台虚。
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鸣琴亦高妙。
半榻閒云鹤梦醒,一帘初日藤花笑。
顾余性癖爱清晖,终日相过尽醉归。
几度离家声别调,何时恩许卸朝衣。
黄花九月高楼酒,无那明朝又分手。
座中应感去年人,马上空攀未霜柳。
酌酒看山兴暂同,君家兄弟气如虹。
萍踪自愧无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