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无诸庙壁》
《题无诸庙壁》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野庙大江干,萧萧树色寒。

断碑荒草没,画壁古苔乾。龙去春潮在,?鸣海月残。

英雄那可问,东逝更漫漫。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无诸庙壁》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的首句“野庙大江干”,点出了地点是在野外的庙宇,临近江边,环境显得孤独而寂寥。接下来的“萧萧树色寒”通过描绘秋风吹过稀疏树木的声音和颜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断碑荒草没,画壁古苔乾”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庙宇的破败景象,断碑被荒草淹没,壁画上的古苔已经干涸,暗示着岁月的侵蚀和遗忘。这两句寓含着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沉思。

“龙去春潮在,?鸣海月残”借景抒怀,龙的离去象征着往昔的辉煌不再,只有春潮依旧,海月残照,展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最后,“英雄那可问,东逝更漫漫”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叹英雄已逝,时间的长河仍在无情地向东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庙宇的衰败,融入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听琴·其二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

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

(0)

虞美人·其一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0)

宴集桃李花下兴言边患夜分不寐

春色满中原,东风忽吹至。

繄彼桃李花,笑知酒阑意。

古人秉烛游,吾今独何志。

草堂来故人,为我道时事。

坐花且开筵,芳菲拂剑鼻。

草木犹春荣,世运何大异。

东望春可怜,千里碧血渍。

山高风鹤哀,将军死无地。

泱泱东海雄,一旦委地利。

岂无鸦儿军,不可收指臂。

兵事三十年,嗟嗟阃外帅。

丈夫拊髀惊,冲冠裂目眦。

我少学兵法,亦明古武备。

何必怯舟师,何必畏利器。

苟得死士心,无敌有大义。

天下岂无人,苍苍果谁寄。

边风吹虫沙,霾雾走魑魅。

壮士怀关东,举酒问天醉。

花落竟无言,奈何夜不寐。

(0)

五仙观二首·其一

拨破浮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

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

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煖映芝田。

吟馀池畔聊攲枕,风雨萧萧吹白莲。

(0)

春花

花萼相承二月时,深红浅紫总皆宜。

好春安得长为主,落叶那能再上枝。

烂漫不因晴日丽,披离非为晚风吹。

世间荣耀霎时事,误尽世人人不知。

(0)

即事

住依溪口破残村,身伴渡头零落云。

更向空山拾黄叶,姓名那有世人闻。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