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破浮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
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
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煖映芝田。
吟馀池畔聊攲枕,风雨萧萧吹白莲。
拨破浮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
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
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煖映芝田。
吟馀池畔聊攲枕,风雨萧萧吹白莲。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五仙观时的情景与感受。"拨破浮尘入紫烟"表现出超脱世俗纷扰,向往神秘境界的意愿。"五羊坛上访神仙"则是具体表达了这种追求,其中“五羊”指的是五羊坛,这里的“访神仙”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两句,通过强调人世间缺乏清净之所,而在城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洞天(指隐秘的仙境或宁静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与精神寄托之间的对比和渴望。
"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煖映芝田"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五仙观内外的景致。竹叶下的药圃和被桃花香气所笼罩的芝田,都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又带有仙境色彩的地方,暗示着这里不仅美丽,而且可能蕴含着生命与灵性的秘密。
"吟馀池畔聊攲枕,风雨萧萧吹白莲"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安顿。通过吟诵诗歌、靠近自然(池畔)以及随性的休憩(攲枕),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哪怕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白莲带来的清新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五仙观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山北倦游览,山南纵攀援。
苔滑岂可步,萝弱犹足扪。
力竭转修蹊,险尽得平原。
排峰作郛郭,列岫代墉垣。
披拂趋兰社,靡迤入松门。
奇石既罗径,初篁亦当轩。
鹿耕事固远,仙化迹还存。
野田遗旧场,孤冢秘精魂。
感往情已剧,怀来念弥敦。
学道值时阻,摄生逢景奔。
何能弃缘业,即此穷朝昏。